9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進入第5天。 午飯后,略感疲勞的全國人大代表、華菱星馬汽車集團董事長劉漢如本有意出門散步,但撩開窗簾,外面大風中橘黃色的沙塵和捂嘴奔跑的人令他打消念頭。這天,北方部分地區出現揚塵、浮塵天氣。 3月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里,溫家寶用“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環境的期待”及“讓人民看到希望”,強調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據記者近幾日觀察,事實上,各省市區的執政者們已意識到環境問題的嚴重性,并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應對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 “這已經不是一般的經濟問題,處理不好,將來可以是政治問題!标兾魇∥瘯涄w正永在陜西代表團小組會上的一番話,讓會場鴉雀無聲。 他提出,陜西省的發展,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優先的地位,霧霾必須治理!耙蝗晃覀儼盐靼步ㄔO得再美麗,人都跑了,有什么用?” 與陜西同處西北地區的寧夏,近年來也飽受空氣污染困擾。9日,寧夏中北部部分地區的最小能見度僅為300米。 即使經濟欠發達,但全國人大代表、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毅也表示,寧夏生態環境非常脆弱,發展受資源環境制約的矛盾較為突出,“絕不能以犧牲環境、破壞生態為代價發展經濟! 安徽因黃山聞名海內外,安徽省委書記張寶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經濟再發展,GDP、財政(收入)再高,黃山‘美麗中國’核心區域搞壞,我們就要貽害子孫!” 記者統計發現,5天來,包括貴州、云南、福建在內的地方官員公開強調“生態文明”和“環境保護”。而這兩詞,已成為今年兩會最熱詞匯之一。 然而,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背景下,各地方政府說得容易做得到嗎? 由于高污染企業聚集、缺乏環保監管治理等因素,重金屬污染一度令湘江成為湖南的一道疤。 2008年,湖南開始著手治理湘江沿江264家污染企業被整治,在湘江下游連接長江的洞庭湖,關閉沿湖236家造紙廠中的234家。 省委書記周強稱下此決心是“壯士斷腕,背水一戰”。經此一痛,湘江及周邊環境得到改善,成了“東方萊茵河”。3月7日,周強向中外記者發出邀請:“湘江兩岸變得越來越漂亮,誠摯歡迎新聞界朋友來看看! 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已成為各省市區接下來的工作重點。 張寶順把保護好黃山,看作安徽省工作的“重中之重”,并認為保護黃山應上升到國家戰略,成為美麗中國的先行區。對于黃山地方干部的政績考核,安徽省也因此特殊化,不考核他的工業發展,重點考核他的環境保護、生態保護、人民生活和文化服務、旅游業發展。 記者發現,安徽代表團今年提交全國人大的9個集體議案中,有關生態環境問題的就達到4個,包括保護黃山、大別山生態,治理淮河流域污染等。 趙正永提出采取“最嚴厲的措施”改善環境:到11月份就不能開挖土地、建房,避免揚塵;連續數日天出現霧霾,公務車就停駛;發電廠、水泥廠,污染的(項目)就不能再上了,有些企業要有計劃開始搬遷。 “我們要下決心舍棄一些項目,可能要關停一些企業,使經濟總量下降,但這樣做對長遠有好處!壁w正永說,將來生態環境狀況若不改變,投資商就不來了。 9日下午,劉漢如在安徽團小組會上第一個發言。這位主要生產混凝土攪拌、卡車等產品的企業老總表了決心,將通過新產品創新、舊產品改造等,降低車輛污染排放,為美好生活環境獻力。但他同時強調,僅一家之力不足以做到,望政府、企業與社會多管齊下,共同參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