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銳風電自曝“會計差錯”動機成疑
|
預收款驟降超13億元
|
|
2013-03-08 作者:記者 吳黎華/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
繼此前的裁員風波之后,華銳風電這家公司又卷入了“會計差錯”。不過,這起“會計差錯”到底是工作失誤還是有意識的行為仍然有待調查。 3月7日,華銳風電發布公告稱,公司經自查發現,公司2011年度財務報表的有關賬務處理存在會計差錯。從披露的差異比例來看,其凈利潤差異比例已經達到了-21.70%。也就是說,由于“會計差錯”,該公司2011年年報披露的凈利潤數據虛增了1.68億元。 公告稱,公司關于收入確認的具體依據為同時滿足以下三項條件:(1)公司已與客戶簽訂銷售合同;(2)貨到現場后雙方已簽署設備驗收手續;(3)完成吊裝并取得雙方認可。根據目前自查情況,公司發現2011年度確認收入的項目中部分項目設備未到項目現場完成吊裝,導致2011年度的銷售收入及成本結轉存在差錯。 對于此次的“會計差錯”,華銳風電在給記者發來的郵件中表示,公司將正視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失誤,依照相關規定的規范經營,及時糾正問題以保持自律,并為因會計差錯調整給投資者帶來的不便向投資者深表歉意。 華銳高層人士稱,公司還將持續進行企業構架以及經營模式的相關改革探索,并將在改革過程中按規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同時會選擇適當時機向外界闡述有關改革的一系列情況。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華銳風電此次自曝“會計差錯”的真正動機依然值得懷疑。 公開資料顯示,在不考慮“會計差錯”情況下,上市后的當年即2011年,華銳風電凈利潤為7.76億元,同比2010年的28.56億元下滑了72.84%。 在此前發布的2012年業績預告中,華銳風電預計將出現4.9億元左右的虧損。而在上市前的2007-2010年,華銳風電的凈利潤則分別為1.27億元、6.31億元、18.93億元和28.56億元。 從2007-2012年的6年中,華銳風電的業績完全呈現一個拋物線的狀態。即使考慮到過去兩年來風電設備制造業出現的情況,業績如此之大的變動也足以讓人驚嘆。 北京工商大學的一位教授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在會計差異中,20%以上的差異就屬于“重大差異”,而無論是提前確認收入還是延后確認,都是一種嚴重的財務造假行為。 在這位教授看來,華銳風電的解釋令人難以接受:“華銳風電銷售的產品,必須在安裝完成、調試成功,實現風險轉移之后才能正式確認收入。況且,即使是公司自查,在實際的操作當中,也只能是去查自己,而不是去查對方。”他表示,應當結合華銳風電2010-2011年預收款變化、營業外收入變化以及減值準備等變化來判斷這到底是一起單純的“會計差錯”還是有意識的行為。 公開資料顯示,2011年,華銳風電的營業外收入從2010年的4612.86萬元增長到了21583.56萬元,增長了368%;其預收款(合并資產負債表)則從2010年的16.28億元銳減至2.97億元,減少了13.31億元,驟降81.73%;其資產減值損失則從2010年的3.57億元增加至2011年的4.18億元,增長了17%。上述教授表示,從預收款項的劇烈變化來看,不排除上市公司提前確認收入和延后確認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會計處理手段,在此次華銳風電自曝“會計差錯”之后,雖然其2011年凈利潤將面臨調整,但其2012年的凈利潤反將得到增厚。不過,市場對于這個“利好消息”并沒有假以顏色,截至3月7日,華銳風電報收6.05元/股,下跌3.04%。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