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從眾所周知的“揚眉吐氣”(羊、煤、土、氣)之城轉變為“全國投資環境百佳城市”、“全國技術創新示范城市”、“全國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典型城市”……鄂爾多斯,人們想象中的這個“傻大黑粗”的城市如今改變了模樣。
帶著疑問,記者走進鄂爾多斯市,探尋到了其經濟轉型的腳步:近年來,通過煤炭資源轉化、非煤資源開發和承接產業轉移等措施,鄂爾多斯實現了從依托資源到延伸資源再到超越資源的“華麗轉身”;與此同時,民生工程、城鄉統籌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也令人矚目。本報今日推出鄂爾多斯科學發展報道產業篇(4版)和民生篇(21版),以饗讀者。
 |
|
傾城之煉-煤煉油廠區 白雪峰 攝 |
|
 |
|
圖為機電設備專業化維修中心 賀勇 攝 |
|
 |
|
鄂爾多斯農牧業正向現代化轉型 |
|
“鄂爾多斯市不是人們想象中資源型城市的‘傻大黑粗’,也不是網絡上流傳的風言風語。2012年,鄂爾多斯市在十分困難的情況下,經濟發展實現穩中求進: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4.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14%和13%,財政總收入增長3%。”鄂爾多斯市委書記云光中說,“鄂爾多斯市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建立在支撐產業轉型的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基礎上的發展后勁不會改變。”
依托資源:從“一煤獨大”向多元支撐的轉身
和許多資源型城市一樣,“一煤獨大”也曾經是鄂爾多斯市的問題。煤炭產業占經濟總量近70%,占財政總收入近50%。產業結構不合理、產業層次低、產業鏈條短等問題亟待解決。這也成為部分人一度詬病鄂爾多斯市單純依賴資源發展的主要原因。事實上,鄂爾多斯市很早就主動采取有力措施來避免“資源陷阱”。
“擺脫對資源的依賴,并不意味著放棄資源型產業,而是要改變過去單純依靠資源支撐的局面,向多極化方向發展。”云光中說,“我們的首要做法是在往年大力淘汰落后產能的基礎上,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優化產業結構,打造支柱產業。”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早在10多年前,鄂爾多斯市就開始淘汰落后產能,以關小上大置換產能等方式,加快了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
據統計,近10年,鄂爾多斯市淘汰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不符合全市產業布局的焦化、煉鐵、小白灰、電石、鐵合金、水泥、小煤窯企業近2413戶,產能5070萬噸。通過煤炭資源整合和企業兼并重組,煤炭工業走向集約化,地方煤炭企業數量由2000年的601戶整合到了42戶,單戶平均產能由2000年的不足5萬噸提高到了300萬噸以上,機械化綜采率提高到90%以上,資源回采率提高到75%以上,煤炭洗選率達到80%。
鄂爾多斯市產業轉型的有力證據遠不止這些。市長廉素在2013年鄂爾多斯市“兩會”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顯示:近5年來,鄂爾多斯市圍繞煤轉化的產業取得重大進展,建成一批煤轉電、煤制油、煤制醇等重大項目和支柱型產業,新增電力裝機392萬千瓦、煤化工產能432萬噸,總量分別達到6.3億噸、1302萬千瓦和524萬噸,成為國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
報告稱,裝備制造、電子信息、陶瓷等非煤產業快速成長,占全部工業增加值的30%,初步建立起多元發展的產業體系。沿黃沿線經濟帶和“雙百億工程”建設加快推進,工業集中發展布局基本形成。文化、旅游、金融、商貿、物流等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三產增加值占到地區生產總值的36.9%。
報告中說,“我們不只是在產業上努力實現多元化發展,還在同一產業內部也盡量實現產品的多元化。”走進鄂爾多斯專賣店,你會發現居然有那么多產品類別,男裝、女裝、內衣、皮草、羽絨、家紡等非絨類服裝應有盡有。這是因為,鄂爾多斯集團通過搬遷改造新建絨紡工業園,將200余家羊絨制品生產企業改造整合為56家,有效提升絨紡產業水平,構建起大服裝產業格局。
延伸資源:從粗放生產向精深加工的轉身
鄂爾多斯市目前有18個工業園區,記者在這些工業園區中采訪時發現,延伸、循環,成為各園區及其入園企業共同的主題。
“別看煤價下跌對煤炭企業打擊很大,但對我們這種從事煤制甲醇、煤制烯烴的深加工企業來說,反而降低了成本、增加了附加值。”在大路工業園內,久泰能源內蒙古公司總經濟師助理張云波對記者說,“同樣是一噸產品,直接賣煤才400元;加工成甲醇就是2300元;加工成二甲醚就是3800元;加工成烯烴就是10000元……正是延伸產業鏈條為我們帶來了對付經濟危機的‘抗體’。”據介紹,該公司總投資60億元,已經形成100萬噸甲醇、10萬噸二甲醚的產能,去年實現銷售收入30億元、利稅10.5億元。
產業的鏈條越長,產業的生命就越久,產業的抗風險能力就越強,這或許正是該公司命名為“久泰”的原因。而久泰公司絕不是個例,和它在同一園區的另一企業——內蒙古特弘眾普新光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百萬級潔凈車間的貼圖上,記者發現了這個企業的核心“秘密”:煤炭—甲醇—烯烴—甲基丙烯甲酯—聚甲基丙烯甲酯顆粒—聚甲基丙烯甲酯板。當公司副總經理劉璽說出聚甲基丙烯甲酯板的用途時,記者恍然大悟:原來手機、液晶電視的屏幕是這么制造出來的。
站在準格爾經濟開發區伊東循環經濟產業基地觀景臺上舉目四望,投資50億元、占地10平方公里的伊東循環經濟產業基地一覽無余。
準格爾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呂平的介紹,為記者揭示出這里的循環經濟之美。該基地以投資50億元的60萬噸干餾煤聯產項目為核心,以2×50MW自備電廠動力,打造了三條主要循環經濟產業鏈:第一條是通過對煤炭加工轉化、延伸循環,發展煤電化、煤氣化、煤提純等煤焦化產業,目前有10萬噸甲醇、20萬噸硝銨、10萬噸合成氨、30萬噸超純煤、60萬噸水泥、1.2億塊免燒磚的產能;第二條是延伸利用高嶺土特色資源,發展高嶺土深加工和陶瓷產業,目前國禮瓷一期、蒙粵骨質瓷、力弘廣場磚、石油支撐劑等項目已投產,天之嬌年產10萬噸高嶺土和伊東年產5萬噸高嶺土項目已建成,國禮瓷二期、永豐源大汗窯、駿馬玻璃制品等項目正在建設中,蒙西年產50萬噸高嶺土已簽訂協議;第三條是綜合利用本地常見資源砒砂巖、石灰石、石英砂,發展乙炔化工、非金屬礦制品產業,建成年產50萬噸環保電石項目。通過這三條循環經濟產業鏈條,將所有資源都吃干榨盡。
鄂爾多斯市發改委副主任楊鍵軍向記者透露,目前鄂爾多斯市各個工業園區通過資源綜合利用,初步形成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以化工產業為例,各工業園區都依托資源優勢,打造了競爭力極強的新型化工產業集群,煤化工、天然氣化工和氯堿化工建成和在建產能突破千萬噸。另外,蒙西煤炭高效綜合利用、中天合創360萬噸甲醇轉烯烴等項目即將獲得國家批復即將開工。
鄂爾多斯市委書記云光中說:“由于種種原因,不少鄂爾多斯人現在談‘煤’色變,這大可不必,凡事還需辯證看、務實辦。鄂爾多斯市以前的發展離不開煤,以后的產業轉型也離不開煤,我看首先還是要從‘煤’做起,一環一環做好延伸轉化,關鍵是要實現鏈條式、循環式、高附加值、可持續的發展。力爭到2017年將全市的煤炭就地轉化率由現在的10%左右提高到30%以上,新型煤化工總產能要突破2000萬噸,把鄂爾多斯打造成為極具競爭力的新型化工基地。”
超越資源:從傳統產業向新興產業的轉身
“我說的鄂爾多斯市產業轉型離不開煤,是首先做好煤的轉化,在此基礎上,我們努力依托資源但又超越資源,培育替代產業。”云光中說。
1月11日,鄂爾多斯裝備制造基地,總投資220億元的自治區重點工業項目——京東方第5.5代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件項目已建成辦公區和廠房內,工人們在緊張地進行裝修和設備安裝。
“目前的施工人數有2800多人,今年4月工人撤出后,會有1500多名工程師、作業員等入駐,6月安裝調試生產設備,年底投產、2015年滿產,屆時會有3000多工人在這里工作生活,年產值將達到107億元。”京東方集團建設總監周平對工程進度的把握很有信心。“依我看,京東方的入駐不但直接推動了當地產業轉型,也帶來了更旺的人氣。”
作為鄂爾多斯產業轉型的強力引擎,鄂爾多斯裝備制造基地和其它工業園區一樣,將引進企業緊緊鎖定在世界、國內500強企業和高精尖技術產業上。目前引進項目53個,協議總投資3400多億元。其中已經投產項目13家,在建項目20個。初步形成以奇瑞汽車等為龍頭的汽車制造業、以京東方等為龍頭的電子信息產業和以宏大太陽能等為龍頭的能源裝備制造三大新興主導產業。
窺一斑知全豹。記者從鄂爾多斯市經信委了解到,近年來鄂爾多斯市主動承接非資源型產業轉移,依托18個工業園區,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汽車產業集群:引進華泰、奇瑞等企業開工建設汽車生產及配套項目9項,累計完成投資125.8億元,形成了7.5萬輛汽車、30萬臺發動機、15萬臺變速器的生產能力,在建變速器產能30萬臺。
PVC及深加工產業集群:建成項目3項,形成產能74萬噸,在建項目6項,在建產能270萬噸。化肥產業集群,建成項目2項,建成產能156萬噸,在建產能658萬噸。
氧化鋁產業集群:開工建設鑫恒氧化鋁等項目3項,在建產能330萬噸。
光伏產業集群:鄂絨3000噸多晶硅項目建成投產,在建產能4.4萬噸。
云計算產業集群:中興和世紀互聯云計算數據中心開工建設,計劃一期完成投資60億元,并與浪潮、金蝶、用友、北京雙洲科技等10多家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簽約金額850億元。
陶瓷產業集群:已建成興輝、國禮等7條生產線,陶爾斯、旭輝、伊東等生產線正在建設,在建生產線35條……
與此同時,鄂爾多斯市積極發展以商貿物流、金融服務和文化旅游為代表的第三產業。以2012年為例,蒙古源流影視、中視文化產業等一批文化旅游項目有序推進,全年接待游客600萬人,實現旅游收入118億元;成立了鄂爾多斯市民間投資服務中心,民間借貸進一步規范;金鵬、瑞達期貨、渤海商品交易所等掛牌營業,金融產業發展層次得到顯著提升,預計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為2130億元和2200億元,分別增長5.3%和12.2%。空港、札薩克等大型物流園區已進入運營發展階段,規模效益逐步顯現。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37%。
“目前全市非煤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30%。預計到2017年,非煤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將提高到50%左右,有望形成一批產值超千億元的產業集群、工業園區和大型企業。”云光中說,“鄂爾多斯市的產業轉型乃至經濟轉型目前還處在起步階段,真正完成還需要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我們有信心做好這個系統工程。值得高興的是,我們已經邁出關鍵一步,踏上了轉型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