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發展、民生保障、生態治理的任務仍十分繁重。多地干部群眾、專家學者認為,轉型是長期、艱巨、復雜的過程,國家應保持轉型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堅持并進一步完善扶持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的制度保障體系,推進全面持續轉型。
引領轉型:納入國家長期發展戰略
山西孝義、湖北黃石、黑龍江七臺河市、內蒙西牙克石等地干部群眾普遍擔心,國家轉型支持政策不能持續,轉型成果半途而廢。他們反映,資源枯竭城市歷史包袱沉重,當前轉型正處于負重爬坡階段,應將轉型納入國家長期發展戰略,對資源型城市長期扶持,并通過科學規劃,引領持續轉型。
湖北省大冶市轉型辦副主任劉鋒杰說,從國際轉型經驗看,德國魯爾和法國洛林的轉型進行了幾十年,至今仍沒完成,仍在政府扶持下轉型發展。資源型城市長期積累的各種復雜問題,不是短短幾年就能解決的。
當前,各資源枯竭城市接續替代產業并未真正形成,資金短缺嚴重制約轉型任務的完成。《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甘肅省玉門市已形成各項債務累計5.7億元,是地方可用財力的3.5倍,每年財政收支缺口超過3000萬元。山西省孝義市是全國百強縣市,近幾年為培育接續替代產業,改善發展條件和投資環境已累計舉債10億以上,現已進入還款高峰期。湖北省黃石市因養老金缺口、城市建設等已累計借債80多億元,近年每年本息還款10多億元,而市本級一年一般預算收入僅12億元。
轉型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但當前,許多資源枯竭城市仍在走資源利用粗放,環境污染嚴重的老路,生態環境“舊賬未結,又添新賬”。大冶市委書記傅繼成、伊春市委書記王愛文建議,轉型應作為國家長期發展戰略。不僅扶持枯竭城市轉型,還要對資源尚未枯竭地區發揮引領指導作用。澳大利亞“邊開采、邊修復”的模式值得借鑒。
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員陳文科認為,創新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為其他城市轉型探路,推動我國經濟轉型,是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的重要任務。與“科學發展”的要求相比,各地轉型發展的任務仍十分繁重。
倒逼轉型:理順價格告別“資源迷戀”
長期以來,由于資源產業的巨大利潤,資源型產業成為要素流入的“洼地”,各地普遍資源情結深厚。只有理順資源產品價格,使其利潤向平均利潤靠攏,才能擺脫“資源迷戀”,倒逼轉型。
數據表明,山西省產業結構調整十多年來,資源對工業增加值的貢獻仍達85%。山西省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王宏英分析說,在各資源型城市,資金流向“資源”上,屁股坐在資源上是共同現象,這是市場剛性和體制剛性決定的。
“搞資源賺錢快”是礦老板的共同感受。以銅礦為例,湖北大冶噸銅礦開采成本為100多元,但售價最高時達1500元,至今仍為900多元?鄢倭科渌杀荆涫找鏋槌杀镜膸妆。
專家建議首先要改革資源開發制度,推進有償使用,完善探礦權、采礦權“兩權”價款。王宏英說,長期以來,我國礦產品價格嚴重偏低,礦產所有權的市場價值未得完全體現。要深化資源有償出讓,提高資源出讓價格,體現國家作為所有者的收益。
其次,應完善資源價格形成機制。當前資源價格構成不完整,未將資源開采后的環境治理、生態修復、職工安置成本列入其中。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張中華建議,應構建資源開發補償機制和資源性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將資源開采、環境治理、生態修復、企業退出和轉產費用等列入成本構成,引導市場主體合理開發資源,承擔資源補償、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等責任。
湖北大冶、山東棗莊、重慶萬盛等地呼吁,當前,應盡快建立礦山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制度,資源可持續發展準備金制度,用于環境恢復與生態補償、發展接續替代產業、解決企業歷史遺留問題和企業關閉后的善后工作等。此外,還應通過改革資源稅,征收暴利稅或特別收益金的方式,把資源型產業過高的收益降下來,增加資源開采地財政收入。
“把資源型行業的過高收益降下來。讓資源型行業的利潤不斷向市場平均利潤靠攏,對資源的迷戀才可能逐漸淡化。”傅繼成說,“這才能引導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產業發展從資源依賴型向市場導向型轉變!
扶持轉型:完善制度保障體系
針對轉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各地提出了建立順暢協調機制、延續財力性轉移支付、加大接續替代產業扶持力度等具體政策建議。
首先,應建立更順暢的聯絡協調機制。孝義市發改局副局長蘇光建說,應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等有關部委共同建立資源枯竭城市轉型工作部際聯絡協調機制,定期以聯席會議方式,研究完善轉型中的重大問題和政策。
其次,延續并加大財力性轉移支持。湖北省黃石市發改委副主任伍修典說,2008年以來,全市共享受財力性轉移支付資金8億多元,對解決國企改革歷史遺留問題、養老保險基金缺口、修復治理生態環境等發揮了重要作用,有力推動城市轉型進程。今后,應延續這一政策并視國家財力增長適當增加。
其三,通過專項資金、財稅和信貸的支持,發揮“撬動、放大”作用,發展接續替代產業。湖北、黑龍江等地試點城市建議,應對有關社會保障、環境保護、生態治理及公共基礎設施項目增加專項資金扶持;對采礦權價款和礦產資源補償費、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提高留成比例,資源稅從量計征改為從價計征等;新開辦轉型企業和接續產業給予所得稅減免;設立專項貸款支持資源型城市中小企業的發展。
其四,鼓勵和支持試點城市體制機制創新。孝義市委書記張旭光說,應鼓勵試點城市圍繞建立健全資源開發補償機制、衰退產業援助機制、資源性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接續替代產業扶持機制、創業就業促進和社會保障機制等領域大膽創新探索。
此外,應建立動態考核機制。大冶市轉型辦副主任劉鋒杰說,對資源枯竭城市扶持資金怎么給,怎么用,要有考核監督。對資金不用于轉型發展、轉型效果不明顯的要淘汰出局,不再給予支持,對成效明顯的要上升為“示范區”,發揮示范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