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泥潭的超日太陽,以及它同橫店東磁之間的“恩怨”,或許只是整個光伏行業債務鏈條危機開始蔓延的一個信號。
“我們已在浙江省金華中級人民法院起訴超日太陽,追回自己的債權。”橫店東磁證券事務代表何靜日前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因本案尚在審理中,公司暫時無法對可能產生的影響作出確切的判斷,故先將超日太陽的應收賬款計提了特殊壞賬準備。何靜表示,為了回收應收賬款,公司已申請法院對超日太陽采取財產保全措施,因此4000多萬債權若能追回的話,將直接轉回收益。
稍早之前的1月31日,橫店東磁曾發布了業績修正預告,將此前三季報中的預計2012年全年凈利潤同比上升90%至140%,向下修正至同比下滑380%至430%,預計將虧損2.10億元至2.47億元。在這份業績修正預告中,橫店東磁提到,鑒于太陽能行業持續低迷,客戶違約情況開始顯現,公司部分應收賬款的回籠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其中,就包括了深陷泥潭的超日太陽應當支付的4736萬元。受到業績大幅“變臉”的影響,1月31日,橫店東磁跌停,2月1日則又下跌了3.29%。何靜告訴記者,太陽能光伏業務在此次調整后,其資產占比將有較大幅度的下降。
不過,對于橫店東磁來說,超日太陽的4736萬元的欠款能否順利回收仍然存在懸念。2月1日,剛剛恢復上市并戴上ST帽子的超日太陽就遭遇了一字跌停。
1月31日,超日太陽公告稱,2013年1月15日,公司控股股東倪開祿及其女兒倪娜已與青海省木里煤業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了關于轉讓公司股權的意向書。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考慮到其股權仍在鎖定期內以及尚未得到股權質押人的同意,這宗交易仍然存在諸多變數。
不過,橫店東磁和超日之間的“恩怨”,卻揭示了整個光伏產業鏈條的債務蔓延的風險。
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三季度末,41家光伏類上市公司的短期借款總計已經達到了349.5億元,應付賬款則已經達到了219.9億元,這41家企業前三季度共計只產生6億元的利潤,其應付利息卻已經達到了2.8億元。
以億晶光電為例,該公司日前發布業績預告稱,預計2012年將虧損高達6.3億元,三季報顯示,該公司的短期借款和應付賬款分別為13.6億元和10.7億元,其貨幣資金余額則為2.6億元。
業內人士分析,隨著年報披露季節的來臨以及光伏行業的持續寒冬,將會有更多的光伏企業爆發債務危機,其風險也將在上下游之間蔓延,形成類似“三角債”的系統性風險。
相關報道
超日太陽股債遭“雙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