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信部信息安全協調司副司長楊春燕、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副局長顧堅、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樊爽文分別在2013首屆電子支付發展研討會上做主題演講。
由新華網、參考消息報社、中國金融認證中心聯合主辦的2013首屆電子支付發展研討會在京舉行。會上,來自工信部、公安部、中國人民銀行的領導針對電子支付目前的發展狀況和未來的發展趨勢等發表了主題演講。演講認為,中國電子支付市場發展迅速,但同時也面臨著諸多問題。為了推動電子支付市場健康發展,各方要高度重視電子支付行業的安全與服務,在對電子支付產品和服務推廣過程中,要加強消費者的信息保護,同時還要加強對消費者的風險提示和教育。
楊春燕:加快建設“寬帶中國” 貫徹落實電子簽名法
工信部信息安全協調司副司長楊春燕認為,在世界信息技術發展快速,以及我國信息化建設和安全保障仍存問題的背景下,電子支付遇到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也是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廣泛應用中所面臨的問題。
楊春燕指出,當前世界各國信息發展快速,互聯網對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影響更加深刻,圍繞著信息獲取、利用和控制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保障信息安全成為各國重要的議題。但是我國信息化建設和信息安全保障仍然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寬帶信息基礎設施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有所拉大,政務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水平還不是很高,核心技術受制于人,信息安全工作的戰略統籌和綜合協調不夠,移動互聯網等技術應用給信息安全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楊春燕說,工信部要加快實施寬帶中國的步伐,積極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的深度融合,加快社會領域信息化和農業農村的信息化,引導電子政務健康發展,推進服務信息化,大力發展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云計算、物聯網等新興的服務,培育消費的新熱點和增長點。
她還指出,電子支付行業未來將是一個更廣闊的市場和更大的舞臺,但在快速發展同時,還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安全協調司主要的職責是統籌協調國家的信息安全工作,健全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同時協調指導政府的信息系統和重要信息系統的信息安全工作。此外,電子簽名法的貫徹落實與電子認證等相關工作也在進行之中。
顧堅:網絡犯罪威脅電子支付發展
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副局長顧堅則針對我國電子支付安全領域的現狀和未來監管保護的重點發表了看法。
顧堅指出,我國電子支付業務從興起到今天的蓬勃發展,不過短短十數個年頭。但就在這短短的數年中,我國互聯網浪潮已席卷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并帶動電子支付業務從無到有,從萌芽到飛躍。
根據近日發布的第3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報告中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12月,中國使用網絡支付的用戶規模已達到2.21億人,在網民中的使用率達到39.1%,電子支付已經成為互聯網經濟中最為舉足輕重的一環。但是在當前的形勢下,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電子支付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方便公眾生活的同時,也面臨著各種網絡犯罪活動的威脅。
顧堅指出,利用電子支付方便快捷和跨國家、跨地區的特性從事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或者為其他犯罪提供洗錢等幫助的行為日益嚴重,給這一正在蓬勃發展的業務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也向我們提出了新的挑戰。近年來“尼日利亞詐騙”在全世界肆虐,目前,在我國已發現該類的案件中犯罪分子均為非洲籍人員,被害公司均為境外的外國企業,且都是在與中國的境內公司進行商務貿易的過程中支付給中國公司的貨款被不明身份的人員詐騙,被騙金額從幾千美元到幾十萬美元不等,使得很多中國公司的外方客戶經濟受損失,并且影響我們國家境外經濟安全形象。
顧堅提到,保障支付安全用戶的自我保護是重要的一環,由于與網絡支付的相關案件是以互聯網為載體實施的案件,建議使用網絡支付的企業和用戶在進行日常支付操作時要提高警惕,注重自身所處網絡環境的安全性,使用安全、正規的支付渠道,同時要著重鑒別真假網站和電子郵件,遇到需要轉賬、匯款等支付業務時,一定要通過多種不同渠道進行核實。
樊爽文:對消費者信息安全保護是前提
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樊爽文在發表講話時指出,商業銀行和非銀行的支付機構、非金融支付機構等各類支付服務的提供者,通過產品創新、技術創新、渠道創新和行業合作等,為電子支付市場不斷注入新的發展動力。
在樊爽文看來,安全與效率、合作與競爭以及電子商務數據的挖掘和使用是電子支付應該著重注意的三個方面。
首先,安全和效率是整個支付體系發展所追求的目標。安全和效率往往是一對矛盾的統一體,怎樣處理二者之間的關系是電子支付能否健康發展的關鍵。樊爽文也指出,處理好這兩者的關系既是政策制度所要考慮的,也是支付服務提供者在技術選擇、產品設計、業務流程等各個方面所需要關注的。
其次是電子支付的合作與競爭。相對于傳統支付來講,電子支付涉及的面更廣也更為復雜。從服務的提供者來講,傳統的支付提供者只是商業銀行,而電子支付情況下又包括一些非金融的支付機構,甚至現在有一些非銀行的金融機構也在考慮涉及到電子支付這個行業當中。同時,電子支付的發展既涉及到金融行業又涉及到計算機行業、通信行業等等不同行業,參與者眾多、產業鏈較長。在這個過程中肯定需要競爭,如果沒有競爭這個市場就沒有活力,沒有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但是在競爭的過程中,合作非常重要,并且需要參與者所關注的。特別是在支付服務的提供者之間,還是應該以合作的心態來實現最終的共贏。
三是電子商務數據的挖掘和使用。在現在的條件下數據的挖掘和使用我認為在未來會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因為在支付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數據,對這些數據如何使用?使用得好不單能夠反映支付和交易的現狀,也能夠揭示出大量潛在的信息,反過來去引導和創造一些交易,從而擴大支付的規模,推動市場的發展。
電子支付使這些數據的挖掘更加便利同時能夠更好地實現。但另一方面,對支付數據的使用一定要注意對消費者信息安全的保護,也就是說不能濫用客戶的信息,這是前提、是基礎。尤其在消費者信息保護的整個法律環境還不是非常完善的情況下,支付服務的提供者如何能夠真正地、切實地作到在使用支付數據的同時切實保護消費者的信息安全,這不但是行政部門、立法部門所需要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