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下過雪的天一放亮,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農民嚴宗文便扛著草苫子來到了花椒園里。趕著將過冬的花椒樹圍上草氈子后,嚴宗文還要急著到政府扶持創辦花椒芽菜工廠去上工。
隴南市武都區是我國著名的經濟林花椒產地,但受制于傳統種植模式,所產的花椒雖名氣在外,農民實際掙不了多少錢。為了增加農民收入,去年開始,政府幫著嚴宗文所在的花椒合作社創辦了芽菜加工工廠,延長產業鏈,發展精細加工。賣完花椒賣芽菜,明顯增長的收入讓嚴文斌恨不得將1分鐘掰成兩半使。
農民增收是甘肅這樣的西部落后省份實現小康路上首先要啃下的“硬骨頭”。為貫徹黨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步伐,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甘肅省農民收入倍增計劃(2012-2016年)》,提出到2016年,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在2011年的基礎上翻一番,從3909.4元增加到8001.1元,年均增長15.4%,保持快于城鎮居民收入的增長勢頭。
早在2008年,甘肅省委、省政府便啟動實施促農增收“六大行動”,著力提高特色優勢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實現特色優勢產業提升。到今年年底,甘肅省農民人均純收入預計可達到2007年全國平均水平,接近翻番。
“莊戶人不是不肯下力氣,主要是不知道力氣下到什么地方能掙錢!眹雷谖恼f,“致富門路是門學問,需要政府在這上面多給出主意。”
正像嚴宗文所說,渠道是農民致富首先要解決的問題!陡拭C省農民收入倍增計劃》提出,甘肅省將首先通過穩定糧食生產的方式保證農民增收,做大做強草食畜牧業,糧食生產為農民人均純收入的貢獻將保持在8%左右,全省畜牧業產值將達到500億元,為農民人均純收入貢獻1600元,占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20%左右。
同時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做精做強區域特色產業,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到2016年,全省設施農業面積、產值達到200萬畝、200億元,蔬菜產業為農民人均純收入貢獻達到8%以上,力爭以林果為主的特色優勢產業為農民人均純收入貢獻達到8%以上,農產品加工產值達到500億元,增加對農民工資性收入的貢獻。
為使更多的農民實現就業和增收,充分發揮富裕勞動力的效益,甘肅省還將發展農村服務業和農村勞務經濟,使農民的工資性收入占到人均純收入50%左右,并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
甘肅省政府介紹,為保障農民收入倍增計劃實施,甘肅省將加大財政投入,向農業和農村傾斜,并拓寬農村融資渠道,發展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和農民資金互助組織,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加大對農業資金和資源整合,同時加完善農民增收的考核、獎勵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