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現場科學發展基層行]冬季里夏莊采摘忙
|
農業“嫁接”旅游繪就美麗城陽
|
|
2012-12-26 作者:記者 徐愛琴 傅勇/青島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字號
大
中
小】 |
“雖然還不到10點,但這已是我今天接待的第5批前來采摘的客人了。”山東青島城陽區夏莊街道源頭社區法海寺生態農業觀光園的一位工作人員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 臨近歲末,本是北方水果采摘淡季,但法海寺生態農業觀光園里卻是一派熱鬧的景象:許多市民正忙著采摘草莓,孩子們則在一旁快樂地跑來跑去。 近日,記者在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采訪時了解到,城陽區立足區位特點,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大力發展精品農業,并將城郊農業發展與觀光旅游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了第一、三產業有效互動的格局。 據介紹,法海寺生態農業觀光園于2009年開工建設,現已投資3000余萬元,建成蔬果大棚20個,自動控溫聯動大棚4個,主要產品有“杠六九”西紅柿、“葉兒三”黃瓜、甜寶草莓和櫻桃番茄等。 夏莊街道工作委員會書記紀瑞禮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夏莊還有不少類似法海寺生態農業觀光園這樣的農業項目。比如,目前國內單體面積最大的采摘園項目——青島夏莊四季生態采摘園就已基本建設完成,計劃明年元旦前后投入使用。 一旁的王家曹村社區書記王功德說,四季生態采摘園由王家曹村社區投資建設,不算土地投入,目前已投資8000多萬元。完全建成后一天接待四五千人不成問題。 據了解,“一村一策”是夏莊街道根據自身地理條件制定的精品農業發展策略。 紀瑞禮介紹說,夏莊街道轄區內山地面積占總面積的1/2以上,另外王沙路以西約占總面積2/3以上區域為嶗山西麓風景保護區,土地規劃受到嚴格控制。因而工業項目難以引進,經濟結構單一,居民增收困難。 為此,夏莊街道立足自身優勢、選準發展支點,將果蔬優勢與自然景觀優勢、區位優勢相結合,通過產業規劃大力推進農業的專業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設,使一個村(或幾個村)擁有一個(或幾個)發展水平較高、特色優勢明顯的農業主導產品或特色品牌,從而大幅度提升農業的經濟效益和綜合競爭力。 除了“一村一策”發展精品農業之外,將農業園區建設同旅游觀光相結合,實現一、三產業的融合發展,是目前夏莊農業發展中的一個顯著特點。 紀瑞禮說:“不少城里人已不再熱衷于到大景點去旅游。一到國慶黃金周這樣的節假日,好的景點人滿為患,花費大不說,往往玩不好。放假本來是想放松放松,結果搞得很累,反倒不如找個清靜的城效放松心情。” “千萬不要以為休閑觀光農業僅僅就是小院子的農家樂,現在夏莊的觀光農業很多都是有產業、有風景、上檔次的農業基地和園區了。”紀瑞禮對記者說。 法海寺生態農業觀光園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舉辦草莓采摘節活動,法觀光園年可實現銷售利潤150萬元。同時,觀光園引進的新項目、新品種比一般的果品、蔬菜栽培增收15%以上,依靠品牌的推動,每年可帶動周圍居民增加銷售收入500余萬元。 嘗到甜頭的夏莊人已開始向更多的農業領域拓展。紀瑞禮說,在成功舉辦了山色峪櫻桃山會、少山紅杏節和草莓采摘節之后,下一步將陸續推出沙溝葡萄、寒露蜜桃等節會。目前,正在計劃建設南屋石高效林業示范園、山色峪山色山谷現代農業示范園項目。另外,籌建中占地2000畝的青島夏莊花木大世界,也將成為青島觀光農業的又一景觀。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