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徽省以市場化人才評價政策、人力資本作價入股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扶持政策,積極吸引海外高端人才,發揮其領軍和帶動作用,促進安徽經濟發展,取得了顯著的產業成效和科技成果。為進一步推進人才隊伍建設,最近,安徽省在合肥、蕪湖、蚌埠三地設立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人才特區,廣聚天下賢才。
數百名海外高層次人才助力經濟發展
龍迅半導體科技(合肥)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峰作為創業人才入選國家“千人計劃”。1995年,他在美國獲博士畢業后進入Intel公司工作,是64位Itanium CPU內核主要設計者,第一代Pentium4低功耗電路體系結構的主要研發人員,是Prescott(最新一代Pentium4)內核的設計者及其前端電路模塊的負責人。2006年,陳峰回國創業,創辦龍迅半導體科技(合肥)有限公司及合肥力杰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高速接口和混合電路芯片的設計和技術服務。
陳峰說:“像龍迅這樣的高科技公司,創業時最看重的是資金和人才,與其他城市相比,在安徽的創業成本較低,人員的流動性較弱,這也是我最終決定在安徽創業的主要因素。”
在安徽,還有很多像陳峰這樣的海外高層次人才。自2008年安徽啟動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建設以來,試驗區新增高端人才超過15000人,推薦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人員38人;選拔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352人,后備人選263人;引進國外技術、管理人才項目147項,到職專家399人。
安徽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省人事廳廳長劉莉說:“安徽舉辦了‘外國專家江淮行’活動,圍繞汽車工業、旅游產業發展,邀請外國專家來皖指導、洽談,解決技術難題,促成引智、投資項目合作18項,還組織了京東方、科大訊飛、奇瑞、江汽等知名企事業單位參加海內外才智交流活動20余場,延攬了一批急需緊缺的高端人才和創新團隊。”
目前,合肥市國家“千人計劃”入選35人,“青年千人計劃”入選38人,“外專千人計劃”入選2人,專業技術人才52萬人,全市人才總量達94萬人。蕪湖市目前有中高級人才2.3萬人,5人入選國家“千人計劃”。蚌埠市目前各類人才總量已達26.18萬人,先后培養、引進國家“千人計劃”專家5人。
創新體制機制激活人才工作
陳安寧是美籍資深汽車研發和管理人員,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2010年初,他在眾多機會中選擇了加盟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并出任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奇瑞汽車工程研究總院院長,主要負責奇瑞研發體系的變革和高端人才的引進。
陳安寧說:“一些海外高層次人才存在這樣的擔憂:被引進后能否被重用,能否待得長,能否適應當地的工作、文化和生活環境。”他認為:“這些人才都希望被引進后在事業上能有所發展,只有給予他們充分的信任,把他們放在重要位置上使用,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除了工作,還得在生活配套服務方面進一步完善,例如醫療、孩子入學和家屬就業,這樣才能使他們沒有后顧之憂,踏踏實實地留下來。”
安徽省委組織部負責人說:“人才特區之‘特’,主要體現在特殊政策、特殊體制機制上。創新人才政策和體制機制,是人才特區擔負的重要任務,也是辦好人才特區的重要保證。”
今年9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就推進合蕪蚌試驗區人才特區建設作出進一步部署。提出優先積累人才資本,優先保證人才投入,支持合蕪蚌3市分別建立人才發展專項資金。重點引進培育一批掌握國際領先技術、引領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領軍人才,一批從事主導產業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及重大科技成果轉化的高端人才,一批科技企業家隊伍,引領帶動合蕪蚌試驗區乃至全省突破高端技術、開發高端產品、轉化高端成果、發展高端產業,努力把合蕪蚌試驗區打造成人才智力高度密集、體制機制不斷創新、科技創新高度活躍、新興產業高速發展的人才特區。
據介紹,著眼于留住人才和使用好人才,合蕪蚌人才特區建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市場化人才評價政策。對掌握國際領先技術、攜帶重大科技成果來試驗區轉化,以及從事主導產業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并轉化重大科技成果、有望帶來重大經濟社會效益的人才和團隊,經所在市評審并報國家技術創新工程試點暨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工作推進領導小組審核后,認定為領軍人才或高端人才。頒發領軍人才或高端人才證書,證書有效期3年。
二是人力資本作價入股政策。領軍人才或高端人才,可憑借研發技能、管理經驗等人力資本作價出資辦企業。上述人力資本可協商作價,也可經法定評估機構評估作價。作價入股經企業股東大會或職工代表大會審核通過后,形成作價協議。注冊資本中高新技術成果和人力資本的作價可以疊加進行注冊。
三是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2013年12月31日前,試驗區內高新技術企業轉化科技成果,以股份或出資比例等股權形式給予本企業相關技術人員獎勵,技術人員一次性繳納稅款有困難的,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可分期繳納個人所得稅,但最長不得超過5年。試驗區內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企業和創業風險投資機構年薪10萬元以上的高層技術、管理人員,5年內實際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省、市留成部分全額獎勵個人用于創新創業。
四是財政扶持政策。省、市財政及試驗區專項資金應優先支持領軍人才和高端人才創新創業,入選國家“千人計劃”的人才由省財政資助50萬元,入選省“百人計劃”的人才由所在市財政給予相應資助。試驗區企業通過中介公司引進領軍人才和高端人才的,由所在市按照核定中介服務費用的一定比例,給予企業補貼。
五是醫療及配偶安置、子女入學政策。領軍人才和高端人才享受醫療照顧人員待遇,到指定的醫療機構就醫。所需醫療經費通過現行醫療保障制度解決,不足部分由用人單位按照有關規定解決。對于領軍人才和高端人才隨遷配偶,納入所在市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優先推薦就業崗位,積極提供就業服務;暫時無法安排的,領軍人才和高端人才所在單位可參照本單位平均工資水平,以適當方式為其發放生活補貼。領軍人才和高端人才子女入托及義務教育階段入學,尊重其意愿由所在市教育部門協調安排到相應公辦學校就讀。
呼喚人才特區的國際化氛圍
合肥市委組織部副部長羅平告訴記者,合肥市在全市優先發展的重點支柱產業中,分3批組建了60個市級、14個省級產業創新團隊。創新團隊已完成的項目中,申請專利的有50項,獲得省級科技成果鑒定的有56項,直接經濟效益超過5億元。
蕪湖市科技局副局長、市創新辦副主任朱壽發說:“蕪湖市去年全市專利申請、授權量分別為12385件、7566件,均居全省第一。”朱壽發告訴記者,蕪湖目前有產業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和風險投資公司53家,認繳資金規模約170億元,緩解科技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蚌埠市委副書記、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方志宏介紹,蚌埠先后開展引智項目70多項,邀請日本、以色列、德國、比利時等國專家來蚌工作。蚌埠創立了留學人員創業園,建成2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產業基地。
記者在采訪中,合肥、蕪湖、蚌埠等地的海外人才建議,留住和用好海外人才,還需要進一步打造人才特區的國際化氛圍,搭建海外高層次人才定期交流平臺。
陳安寧說:“近年來,在奇瑞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的接洽過程中,不少人都擔心能否適應這里的環境。只有讓人才融入這里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以及文化氛圍,他們才有可能踏踏實實地留下來,安安心心地干工作。”
陳峰說:“目前國內的發展很快,我們這個行業的工作環境已經和國際接軌。除了工作,海外高層次人才也較為看重家人的生活環境,例如購物場所、文化中心等,特別是孩子的教育,例如雙語幼兒園、國際學校等。如果人才能放心地把家安在這兒,就免除了很多后顧之憂,干起工作來更踏實。”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同行業或同地區的海外高層次人才之間大多較為熟悉,他們時常相互交換信息、交流觀點。陳峰說:“如果能有一個海外高層次人才的定期交流平臺就好了。無論是官方的,還是民間的,只要搭建起這樣一個平臺,讓我們能定期交流,對更好地開展工作會很有幫助。如果政府倡導建立起這樣一個平臺,我們企業家可以輪流承辦,讓這個平臺成為聯絡和鞏固海外高層次人才感情的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