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佩克維持明年日產原油目標不變
|
全球對歐佩克原油依賴降低
|
|
2012-12-14 作者:記者 周武英/綜合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字號
大
中
小】 |
2012年12月12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在維也納舉行了第162屆部長級會議,歐佩克12國的石油部長出席會議。會議認為2013年世界經濟仍充滿不確定性,歐佩克將繼續努力保持石油市場的穩定,2013年將繼續維持日產3000萬桶原油的產量不變。 歐佩克在會后發布公報說:“在歐元區經濟依然脆弱的背景下,國際經濟發展前景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這也成為2013年全球石油市場面臨的最大挑戰!北M管世界原油需求預計將在2013年略有增加,但由于非歐佩克產油國的供應量將有所增加,預計2013年國際市場對歐佩克原油的需求將為平均每天2970萬桶。但考慮到“國際石油需求的不確定性,歐佩克會議決定繼續維持當前每天3000萬桶的原油產額”。此舉旨在避免導致國際油價攀升的因素,為國際經濟復蘇創造良好環境。 今年,國際市場上的油價一直處于持續波動之中,最低曾跌破每桶90美元,最高時為每桶110美元,但基本上維持在每桶100美元上下。 對于目前的油價水平,歐佩克秘書長巴德里表示,對于供應商和消費者而言,都處于“適宜區間”內。公報說,歐佩克將繼續密切關注國際原油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及時采取措施,確保供求平衡及合理的油價水平。 月報顯示,今年11月份,歐佩克所有成員的原油日產量下降了0.7%,至3078萬桶,創下2011年11月以來的低點。在歐佩克的所有12個成員國中,有一半國家削減了原油產量。11月份減產幅度最大的是歐佩克“老大”沙特阿拉伯,該國的原油日產量降至約950萬桶,為一年來最低水平,遠低于今年6月份創下的30年來最高產量紀錄——每天1010萬桶。伊朗日產油量為270萬桶,預計12月還將下降;俄羅斯日產油量達1090萬桶的歷史高點。但是,取代伊朗成為歐佩克第二大石油出口國的伊拉克表示不愿減產,并表示伊拉克在2014年前不會考慮減產。 日產3000萬桶原油的規模大約相當于明年全球原油消耗總量的三分之一。有分析人士認為,歐佩克仍存在生產過度問題,并將導致工業國家原油庫存走高。德國商業銀行資深石油分析師卡斯滕·弗里茨說:“若明年歐佩克國家繼續維持3000萬桶的日產出目標,那么原油市場供應過剩的情況將加劇,并給油價帶來下行壓力! 在最新的月報中,歐佩克預計明年全球原油日需求量將比今年增長約80萬桶,至8957萬桶。對歐佩克原油的日需求量為2970萬桶,比今年減少40萬桶。以此計算,即便按照目前已經大幅減少的產量,歐佩克的日產量仍比明年的日均需求量多。 明年第一季度,由于經濟不景氣,原油需求將會有所減弱。因此,歐佩克預計第一季度對歐佩克石油的日需求將在每天2925萬桶。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沙特等歐佩克國家紛紛減產的同時,全球頭號原油消費國美國的原油產量卻在不斷增加。 美國能源情報署(EIA)本周公布的最新預測顯示,今年美國石油日產量將增加76萬桶,創下自該國1859年開始商業開采原油以來的最大年度產量增幅。據美國能源情報署負責人預計,隨著頁巖層鉆探活動的增加,明年美國的原油日產量可能突破700萬桶,這將是自1992年以來首次。 此外,隨著美國加大開采頁巖油氣等非常規油氣,該國正在邁向全球最大的原油和天然氣生產國之一。國際能源機構預計,5年后,美國將超越沙特成為全球最大原油生產國;到2035年則將實現能源自給自足。 對于這一現象,在11日的報告中,歐佩克也承認,全球對歐佩克原油的依賴進一步減弱。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