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車企紛紛以合資、引進技術方式解決發動機技術難題時,華菱星馬卻毅然選擇了一條自主創新發展道路,主動承擔起民族品牌大馬力發動機的研發任務,歷經五載,最終打造出節能、環保、大功率星凱馬發動機。
●得發動機者得天下,星凱馬發動機的研發成功不僅增強了華菱星馬的核心競爭力和市場話語權,更是在經濟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背景下,提升了重卡行業的技術水平,加速了產業的縱向一體化進程。
華菱星馬推出星凱馬發動機
 |
|
華菱星馬董事長劉漢如與海外經銷商共同為華菱自產變速箱揭幕 |
|
 |
|
華菱星馬自產的發動機和變速箱亮相2012上海寶馬展 |
|
11月底,由德國慕尼黑國際博覽集團主辦的第六屆中國國際工程機械、建材機械、工程車輛及設備博覽會(以下簡稱上海寶馬展)上,作為國內重型卡車和專用車行業的企業代表,華菱星馬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菱星馬”)發布了自主研發的星凱馬發動機和華菱變速箱,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在新品發布會現場,華菱星馬董事長劉漢如激動地表示,“發動機是汽車的心臟,民族品牌如果沒有自己的心臟就是不完整的民族品牌,擁有自己的發動機,為民族品牌—華菱重卡裝上自己的心臟匯集著所有華菱星馬人得期盼、夢想和追求,凝聚著所有華菱星馬人的甘苦、榮耀與奮斗。做強民族品牌是時代的召喚,是國際一流企業的內在需求,更是壯大民族汽車工業的必要要求!
作為重要的生產資料和生產工具,重型卡車的發展態勢和經濟呈正比關系。近兩年,在經濟增速放緩大背景下,包括重卡行業在內的機械制造業也遭遇寒冬,銷售量同比下滑態勢明顯。其原因,除受市場需求萎靡影響外,缺乏發動機等核心部件研發生產技術,低水平同質化競爭加劇也是重要原因。因此,重卡企業要在市場競爭中勝出,不僅要有特色產品,還要擁有核心動力總成,避免在發動機上受制于人。
發動機被喻為汽車的“心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為攻克發動機研發和生產技術難題,華菱星馬早在2007年便設立了星凱馬發動機項目,經過前期調研及定型、設計、樣機開發和試驗等階段,到目前為止,完成了CM6D18和CM6D28兩個系列發動機的開發,并且通過了國家檢測中心檢測。
星凱馬發動機的開發采用直列6缸、整體缸蓋、四氣門、頂置凸輪軸和后置齒輪系等國際先進的設計理念,采用BOSCH公司的高壓共軌燃油噴射系統,功率覆蓋199KW(270馬力)至335KW(480馬力),排量為10升和12升,排放滿足國四、國五標準,具備升級到歐六排放水平的潛能,形成了節能、環保和大功率的特點。同時,星凱馬發動機不僅可以滿足高速公路物流運輸車輛、工程運輸車輛以及特種車輛的需求,同時還可以應用于長途客車、工程機械、發電機組。該產品具有完全知識產權,目前一期正在申報的發明專利達28項,外觀和實用新型專利34項,填補了安徽省在自主研發節能、環保大功率動力總成方面的空白。
對于星凱馬發動機研發成功,劉漢如認為意義重大:星凱馬動力的推出,是華菱星馬發展壯大自主品牌歷程中的里程碑,標志著我們與國際一流品牌競爭站在了新的起點上。華菱星馬人將以航空的標準、藝術品的標準把星凱馬動力打造成民族品牌的最強心臟,引領中國“芯”動,推動中國的汽車工業不斷向前發展。
據了解,在開發星凱馬發動機的過程中,華菱星馬搭建了自己的實驗室,引進了模擬分析軟件,建立了三維數模數據庫,壯大了自己的研發團隊,形成了較強的自主創新能力。
除星凱馬發動機外,華菱星馬還推出了華菱變速箱和56米臂架泵車。其中,華菱星馬的變速箱項目于2010年開始啟動,到目前開發出了14檔、12檔和9檔三個基本類型。該產品具有大扭矩、寬速比的突出特點,14檔變速箱的最大輸入扭矩可達2250Nm,速比范圍13.281-0.8;9檔變速箱的最大輸入扭矩可達1840Nm,速比范圍是16.406-1,保證了車輛不僅具有卓越的爬坡性能,而且有非常好的高速巡航能力。而56米臂架泵車是星馬公司今年以來產品開發的又一扛鼎力作:臂架采用屈服強度為900MPa的高強鋼,可實現臂架的輕量化設計要求,減輕整車自重。前支腿采用兩節伸縮的X型結構形式,便于在狹小的空間內作業。通過對架臺的優化設計,使控制柜更具有防震性能,使多路閥的防塵性能更好,也大大提高了臂架多路閥的可靠性。電氣系統采用集成控制器和CAN總線控制,可實現故障自動診斷,故障排除更加便利。采用閉式液壓系統,作業時車輛更穩定;增加了一鍵同步退活塞功能,能更方便快捷完成活塞頭的更換。
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
星凱馬發動機的研發為民族品牌發動機豎起一面旗幟,可謂振奮人心。從世界重卡行業發展趨勢,以及國內重卡企業面臨的發展困境來看,擁有發動機的核心研發和生產技術成為重卡企業的必然選擇,也是落實國家調整經濟結構、實現產業升級的重要舉措。
縱觀世界各國卡車企業,納威司達、戴姆勒、曼等汽車巨頭都有自己的發動機廠。同時,隨著江淮-納威司達、福田-戴姆勒、重汽-德國曼以及較早前的紅巖-菲亞特等重卡企業合資項目的落成,國內重卡企業開始加速動力總成布局。
與此同時,從盈利角度看,由于發動機是汽車的核心零部件,毛利率有25%-30%,大約是整車的兩倍,因此整車主機車企的1/3利潤都被發動機企業侵蝕與分享。
不難看出,得發動機者得天下,發動機成為重卡企業的發展重點,縱向一體化正在加速進行,以往單純依靠組裝產品進行銷售的年代已經過去,沒有掌握發動機等核心零部件生產技術的車企將面臨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甚至生存困境。
不過,對于中國重卡企業而言,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發動機研發技術并非易事。由于發動機是汽車心臟,世界各國在技術上都嚴格控制和封鎖,全世界只有歐美少數國家可以生產高端、節能環保、滿足歐洲高排放標準的發動機。比較而言,中國重卡行業在發展之初起步晚,技術底子薄,企業僅靠自身實力和原始積累很難快速發展,而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包括發動機、變速箱和車橋在內核心零部件研發和生產技術的缺失導致整個重卡行業面臨發展瓶頸。
為此,國內諸多重卡企業紛紛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或與國外企業進行合資。盡管國外車企會收取技術提成費、技術轉讓費并設置很多限制條款,但該發展路線相對穩妥且風險較小,最終成為大多數重卡企業的選擇。
在華菱星馬董事長劉漢如看來,從國外引進的技術往往并非最先進技術,同時,國內很多車企在合資過程中逐漸淪為一個財務公司,只能分紅,沒有技術決定權和知識產權,科研人員的研發能力和創新能力也被大大削弱。最終,劉漢如毅然決定,走一條華菱星馬自主特色的技術創新之路:引進技術消化再創新。
就當華菱星馬發動機研發計劃自2007年開始實施后,世界發動機技術也在進行一場變革,期間就經歷了歐4標準向歐5、歐6標準的升級,而在這段時間,國際上很多重型商用車制造商都沒有推出新的發動機,原因則是在技術路線問題上搖擺不定,同時,由于重卡發動機研發需要巨大工藝設備投資和實驗設備投資,而一旦定型之后,所有固定投資不能另作他用,這也導致很多發動機生產商不敢輕易轉型。
機遇和挑戰并存。
在星凱馬發動機研發過程中,華菱星馬力求實現集世界技術之大成,充分調動全球資源為我所用,采取了開放式開發思路,不僅利用國內產學研和先進配套資源,還調動了國外技術資源、人力資源、實驗資源、裝備資源和配套零配件體系,在國際平臺上整合各方資源,目的是研發出一款具有國際技術水平和中國成本優勢的先進發動機。
經歷“十月懷胎”之后,星凱馬發動機最終得以面世。華菱星馬董事長劉漢如動情地說:“我們一直在堅守,相信一定能成功,通過無數日日夜夜,凝聚科研人員大量心血,經歷了高溫、高寒、高原等各種條件的實驗,同時也經歷了幾百萬公里的可靠性實驗,且不斷改進解決在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從而使這個發動機真正走向成熟!
劉漢如說,星凱馬發動機的研發成功是華菱星馬的重大突破,是涅槃重生,是多年來技術積累的結晶,同時也鍛煉和培養了一大批科研人員、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另外,變速箱技術作為動力總成一部分,也是汽車關鍵核心零部件,決定著重卡產品能否滿足國際市場需求,所以變速箱也是按照歐洲標準進行開發。
對于華菱星馬而言,發動機研發成功不僅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也與國家倡導的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發揮自主創新對結構調整的帶動作用密切相關。產業升級必須依靠技術進步,技術進步則是建立在自主創新基礎之上。
值得注意的是,節能和環保也是星凱馬發動機的突出特點。劉漢如表示,節能環保是十二五期間建立美麗中國、生態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企業應該責無旁貸。而在城市污染當中,車輛排放污染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其中重型車排污尤為嚴重,因此華菱星馬要堅守社會責任,生產節能、環保、高效的發動機,這不僅促進行業的進步,也是促進國家生態建設的有力措施。
打造中高端重卡品牌
星凱馬發動機研發成功為華菱星馬的長遠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實現了民族品牌發動機在技術上的重大突破。
在劉漢如看來,發動機、變速箱等核心零部件實現自給強化了市場服務能力,同時也增強了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以往由于貨源緊張,不能滿足客戶需求的局面也得以改善。同時,發動機核心技術進步,打破了歐美國家的技術封鎖,增強了國內車企的話語權。在此之前,國外重卡公司紛紛要求和國內卡車公司合資,而國內卡車企業合資愿意和外企合資的理由就是沒有發動機研發技術。盡管如此,國外提供的發動機技術多為落后或面臨淘汰的技術,國內車企難以掌握先進核心技術。
“我們要學習航天人的精神,堅持走獨立自主創新的道路,再大的困難都要克服。轎車合資經驗已經告訴我們,寄生蟲式的合資方式受制于人,甘當財務公司不是華菱星馬的文化,我們要堅持走自己的路”,劉漢如稱。
為了提升產品質量和性能,華菱星馬實現了零部件配套體系國際化,關鍵核心零部件都從德國進口。“華菱星馬定位是先提升質量再降低成本。只有質量才有品牌,只有品牌才有未來”,劉漢如如此闡明自己的經營理念。
急需掌握核心技術是中國重卡企業面臨一大難題,而市場低迷更是讓整個機械工程行業發展面臨重重考驗。近兩年,眾多機械工程企業業績遭遇下滑,看誰虧得少竟成為評判業績的標準。為此,部分企業為了改善經營狀況,采取激進的營銷路線,甚至在產品銷售上做出了零首付的手段,不過卻導致應收賬款高企,庫存增加的不良局面,以至于出現大批呆賬、壞賬,公司經營狀況進一步惡化。與之形成對比,華菱星馬去年全年在固定資產投資加大情況下,仍然實現盈利5個億。和同行業其他企業相比,華菱星馬的資產負債率和盈利狀況都處于良好狀態。
在劉漢如看來,市場越不景氣越考驗企業的意志和實力。在市場低迷行情下,華菱星馬則不斷加大技術改造,提高工藝裝備水平,為下一步拓展國內外市場,做強做大企業打下堅實基礎。“別的企業都在想辦法應對困難,考慮生存問題,而我們考慮更多的是如何發展”。劉漢如稱,華菱星馬現在是中國商用車企業最健康企業之一。
在拓展國內中高端市場同時,華菱星馬也在積極布局國際市場。目前,華菱重型卡車是替代進口的主流品牌,并出口到東歐、非洲、東南亞、南美等地的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對于下一步工作,劉漢如說,明年工作重點是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爭取以中高端重卡形象進入中等發達國家和其他欠發達地區。他表示,明年計劃在海外市場銷售三千至四千臺產品,后年銷量要達到五千臺以上,而到2016年,銷量要達到八千到一萬臺。
對于未來市場預期,劉漢如表示,明年市場將平穩運行,但不會比今年差,而機械工程行業將在2014年迎來機遇期,但很多企業能否熬過目前寒冬則值得警惕!斑@幾年精力都放在研發上,明年將大力拓展國內和國際市場,也一定會抓住行業發展的機遇”,劉漢如稱,為響應國家政策,華菱星馬在“十二五”期間將進一步落實國家部委及省市關于加大推進汽車產業結構調整政策,推動自主創新和自主品牌建設,在堅持以重型汽車底盤和重型專用車輛為主導的基礎上,適度發展與此相關的核心零部件項目,拓寬產品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