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蘇寧電器公告,公司境外全資子公司香港蘇寧電器有限公司與關聯方蘇寧電器集團有限公司擬共同出資發起設立“重慶蘇寧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注冊資本擬定為人民幣3億元,目的是“為供應商提供創新、便捷的金融服務產品,解決融資難的問題”。這是繼阿里、京東之后,蘇寧開始涉足供應鏈金融業務。有分析稱,小額貸款的巨大利潤也吸引越來越多的電商加入。
融資方式具有積極意義
網民認為,當前電商之間的“戰火”已從“價格戰”燃至金融領域,電商提供小額貸款業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但其盈利模式、合規性以及風險控制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急需得到解決,呼吁國家出臺相關政策加以明確。
對于上述蘇寧等電商提供小額貸款金融服務的做法,網民肯定了其積極意義。
“一達通肖鋒”的微博說:“電商金融或小企業融資,電商平臺是金融渠道,這個渠道不是讓銀行變小,而是讓小企業變‘大’!而且是高效率、低風險的金融渠道。”
“和釋文”的微博說:“供應鏈金融服務,利用自身資金優勢,為上下游中小企業提供資金支持,(這是)很不錯的模式。反觀壟斷行業的供應鏈金融服務,除上述優勢外,在其較長結算周期中為上游企業的結算征收了‘利息稅賦’”。
署名黃軍雷的網民說:“從阿里到京東,再到蘇寧,都瞄準小額信貸領域,旨在幫助合作伙伴共同成長,營造出良性的共贏生態圈。小額信貸領域處于探險家的藍海,蘊藏巨大商機。這三家將為各地方的零散的小額信貸商樹立一個旗幟和向導。中國的實業經濟尤其是民營實業企業急需要建立良性的金融渠道和平臺。”
“中財雪峰”的微博認為,“(這種)模式是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的有效創新,是銀行的有益補充而非競爭,國家應大力鼓勵此類創新的開展!”
盈利模式和合規性遭質疑
網民分析稱,蘇寧很有可能采取“阿里模式”,即通過對商戶信用的詳細了解,在網上完成B2C貸款的審核和發放。而針對客戶,則另外通過線下的第三方機構進行評估,完成放貸。有網民預計,蘇寧后續轉向給消費者提供金融服務亦是發展思路之一。
不過,也有網民對電商涉足供應鏈金融業務表達了擔憂,對其盈利模式、合規性以及風險表示了質疑。
“利由義生”的微博分析說,“蘇寧有200億的沉積資金,其中有60億常年存放在銀行,不用多久,蘇寧供應商的貨進入了蘇寧物流基地之后,立即可按銷售價格的百分比獲得一定數量的融資,資金轉至易付寶,由供應商自行轉入銀行賬戶,這就是蘇寧的供應鏈金融模式。”
但是有網民質疑說,只是擴大電商平臺交易規模的手段、無償占用客戶銷售貨款。署名“強爺JohnnyWang”的網民分析說:“壓供應商的貨款,創造穩定資金鏈。再貸給有融資需求的供應商,因為他們的錢被商家壓著呢,周轉不開,所以需要融資。(供應商)最后還是用的自己的錢,來給自己的資金買單,成本會越來越高,供貨商背的債越來越多,不排除破產的風險。”
不過,有網民認為,蘇寧此舉在于加速平臺建設,小額貸款業務發展和企業平臺的交易規模掛鉤,能否實現盈利,尚需觀察。另外,由于“阿里模式”突破了銀監會關于小貸公司只能在設點縣區開展業務的規定,合規問題仍有風險暴露之時。
急需政策規范和引導
盡管這種小額貸款業務具有創新性,但會對傳統金融企業造成沖擊,而且存在一定的金融風險。針對電子商務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商務部正在抓緊起草電子商務管理條例。對此,網民呼吁,相關政府部門也必須及時創新金融監管方式,出臺相關政策進行規范和引導,促進其健康發展。
署名周展宏的微博說:“今年電商進軍金融領域成了潮流:阿里、騰訊、京東都在金融上布局發力。這對傳統金融企業可不是什么好消息!”署名“峰回路轉之江湖”的微博說:“目前網貸初具雛形,假以時日,銀行的大部分功能都能被網上金融代替了。”
署名楊日平的網民說:“發現很多上市公司都設立這種相關的小額貸款公司,目的是為產業鏈上下游的中小企業提供支持;另一個方面也說明,小企業面臨的生存環境真的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