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日,我國目前稅制改革的“重頭戲”——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將正式擴大至天津市、浙江省、湖北省和寧波市,這也意味著“營改增”試點省市已達12個。業內人士指出,2013年“營改增”的重點是選擇部分行業全國試點,這也意味著這項改革將進入承前啟后的攻堅階段。 2012年1月1日,上海市率先在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啟動“營改增”試點;9月1日,北京市啟動試點;10月1日,江蘇省和安徽省加入試點梯隊;11月1日,福建省、廣東省、廈門市和深圳市試點也如期啟動。 初步統計,目前,我國已經納入“營改增”試點的企業戶數約為71萬戶,12月1日起,將另有20萬戶企業納入試點。“營改增”推進的這12個省市,經濟總量、服務業增加值和稅收收入超出全國的“半壁江山”。 從試點情況看,“營改增”帶來了明顯的減稅效果,最先試點的上海市,1至10月稅收收入減少225億元,北京市試點兩個月稅收收入減少25億元,“營改增”的試點省市中小規模納稅人的稅負全面減輕。 我國推行“營改增”的主要目的是通過理順第二、三產業增值稅抵扣鏈條,消除重復征稅,加快服務業和中小企業發展。從上海的情況看,實施“營改增”試點后,服務業實現了10%以上的快速增長,服務業利用外資增長20%以上。 當然,改革過程中也出現一些問題,例如部分企業在“營改增”試點期間出現稅負增加情況,對此,試點省份均出臺相關政策給予試點期間實際稅負增加的企業財政扶持,幫助試點企業在稅制轉換過程中實現平穩過渡。 不僅如此,針對交通運輸業出現稅負增加問題,“營改增”試點方案調整了相關規定,年銷售額未超過500萬元的試點納稅人可以按照3%的稅率來繳納增值稅,相對于之前降低了8%的稅負,這將促進以中小企業居多的運輸行業的發展。 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白景明表示,目前,“營改增”已取得試點區域范圍擴大的重大突破,試點地區都具有典型意義,廣東、浙江、江蘇都是經濟大省,服務業發達,湖北屬于中部省份,區域試點的推進為下一段試點行業打下基礎。 展望2013年,“營改增”在多地試點的基礎上將選擇部分行業全國試點。根據改革部署,將適時將郵電通信、鐵路運輸、建筑安裝等行業納入改革試點,并根據國家和地方財力可能,逐步將“營改增”擴大到全國。 中國社科院財貿所研究員張斌認為,選擇誰做行業試點應該是綜合考量,郵電通信、鐵路運輸、建筑安裝等都屬于生產性服務業,在這些行業試點比較容易技術操作,且有利于盡快地完善增值稅的抵扣鏈條。 “‘營改增”帶來的不僅是試點行業、企業的稅負變化,它也有利于為上下游行業、企業公平稅負。”白景明說,區域是行業的載體,2013年的重點是向行業的推進,這也是整個“營改增”推進的難點和關鍵。 從目前來看,營業稅與增值稅是中國稅收中所占比重最大的兩大稅種,兩個稅種的轉換將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營改增”中會出現很多不可回避的問題,比如中央和地方的財政體制調整,國稅和地稅的分工調整。 近日,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解學智在調研湖北、天津“營改增”情況時強調,切實加強國稅局和地稅局協作配合,避免出現“兩不管”與“重復管”的現象。 一些專家也指出,“營改增”加快推向全國是大勢所趨,“營改增”應該成為一次契機,推動我國財政體制改革,調整目前我國國稅與地稅的功能和定位。 此外,金融業目前未列入“營改增”的試點范圍,今后如何推進也成為目前討論較多的話題。一些專家表示,目前,對金融業征收增值稅在世界上存在爭議,目前我國金融業“營改增”還比較難,主要難在其抵扣操作非常復雜。 目前,我國銀行業征收營業稅,名義稅率為5%。根據“營改增”方案,金融業與生活服務業將采取簡易征收的方法。“金融業不像實體企業的進項稅可以那么明確地計算出來進行抵扣,所以金融業‘營改增’是比較復雜的。”張斌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