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道。樓市“淡季不淡”的行情在年底繼續上演。經歷了成色不足的“金九銀十”,十一月的樓市成交卻在寒冬中呈現出陣陣暖意。但業內人士表示,盡管不少城市房價出現環比上漲,但沒有出現大范圍的房價大幅反彈的現象,未來市場仍以平穩為主。
淡季不淡 樓市迎來成交“暖冬”
據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11月中上旬,全國54個主要城市新建住宅簽約套數達到193310套。超過了之前創造近2年新高的7月份同期,同比10月同期上漲幅度更是達到了42.24%,全國主要城市均達到了年內的新高。
而中國指數研究院提供的上周(11.19-11.25)主要城市房地產市場交易情報顯示,上周月周均成交同比增長城市仍在九成以上。在其監測的39個城市中,36個城市月周均成交同比均增長,其中哈爾濱增幅最大,為777.22%。重點城市中,10個城市月周均成交同比全部上漲,其中深圳漲幅最大,達到200.27%。
各城市的成交數據也說明了這一點。根據北京市住建委的數據,截至18日,11月北京新房和二手房住宅合計簽約為16292套,創今年單月同期的新高,比去年同期上升129.2%。
大河報的報道稱,進入11月份,往年成交慘淡的鄭州樓市一反常態,第一周鄭州區域銷售總套數1989套,銷售總面積222878.88平方米,而最近幾天的網簽數據,11月19日340套,20日390套,21日341套,超過了今年任何時間段的網簽量。
而根據太格地產最新數據統計,鄭州12月預計開盤項目有30個,其中將會有12個純新樓盤搶先入市,鄭州樓市迎來了新一輪的開盤熱潮。
而在房價方面,鄭州航海路某樓盤營銷總監表示,今年的情況是,房子是可以賣掉的,甚至有些樓盤是可以以較快的速度進行銷售的,開發商資金壓力不大,能實現總體平衡。“目前市場上的整體價格都已經上來了,去年年底和上半年所謂的‘市場價基礎上的折扣’、‘低首付’什么的都沒有了,大多數樓盤都在以正常價銷售,也有個別樓盤趁著銷售勢頭悄悄漲價。”
房企掀囤地高潮 對后市預期樂觀
年末臨近,房企再掀囤地高潮。數據顯示,11月以來,僅萬科、招商、保利、金地、富力、綠城等龍頭房企支付的拿地金額就達到110.45億元。榮盛發展和寧波聯合等二三線房企也頻頻發布拿地公告。27日,北京、上海兩地土地市場同日出現“地王”,樓面價均超過3萬元每平方米。
中國指數研究院的分析稱,基于銷售業績持續向好以及融資環境改善,標桿房企為補足儲備,11月持續入市購地,從近期全國主要城市供地及成交土地的節奏看,土地市場回暖跡象明顯,溢價率也隨著土地市場的回暖而水漲船高。在樓市成交量復蘇以及整體資金面緩解的情況下,開發商拿地的積極性不斷上漲。
大手筆拿地的同時,部分龍頭房企還將上調2013年銷售目標。據上海證券報報道,包括恒大、中海、保利、華潤、世茂等眾多房地產企業,都可能公布或內部制定較高的明年銷售目標。其中恒大今年銷售總額將努力接近900億元,明年目標有可能沖擊千億。而有接近碧桂園人士稱,碧桂園有可能是上調銷售目標最激進的企業之一,明年合同銷售額同比增長率可能遠遠超過30%這個常規目標。
業內:未來房價難現仍大漲局面
陽光壹佰置業集團常務副總裁范小沖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11月以來的市場回暖,體現了業界對“政策見底”的判斷,加之個別高價地的出現,也帶來了高房價的預期。
北京中原地產市場總監張大偉指出,應警惕地方政府不斷高漲的推地熱情與開發商持續膨脹的拿地沖動,或"地王"的頻現帶動房價上漲預期的形成,順勢推高房價。
盡管如此,放眼明年,業內市場人士認為房價難現大漲局面。原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玨林近日接受中新網房產頻道采訪時表示,明年市場會好于今年,但房價暴漲的條件不存在。
人民日報近日也發表文章稱房價反彈底氣不足,盡管不少城市房價出現環比上漲,但同比漲幅仍為回落,有的仍然是負增長,沒有出現大范圍的房價大幅反彈的現象,“暴漲說”的確有些危言聳聽了。部分城市房價環比上漲的現象值得警惕,必須堅持調控不放松,同時做好應對房價反彈的政策預案,并加快推進相關制度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