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次貸危機引發了全球金融危機,也造成了中國資本市場的動蕩和下跌。五年時間過去了,美國股市已經恢復并接近前期高點,而中國股市還在屢創新低。目前中國等待審核和等待發行的企業多達798家,資本市場投融資功能基本喪失。中國股市已經到了需要連夜看急診的時刻。
造成中國股票市場持續下跌的原因可以羅列一筐,但是根本原因在于資本市場已經被以對沖基金和投機資本為首的利益集團綁架,做空中國和做空中國股市的資本力量主導著資本市場的輿論;與此同時,央行的貨幣政策面對股市資產縮水,沒有像美聯儲一樣積極行動起來,客觀上縱容了市場做空的力量。
物極必反。中國資本市場的運動方向已經到了必須變軌轉向的時刻,必須從為市場體系自身片面的擴張服務、為所謂國際化的虛名幻覺服務,轉變到為產業升級服務、為實體經濟服務、為大眾投資者服務、為人民服務的軌道上來。同時,中國央行也應該積極行動起來,以中國特色的“定向寬松政策”,堅決反擊美國及其盟國的“量化寬松政策”,避免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陷入更深的危機之中。具體措施是:
第一、鑒于中國上市公司群體特殊的股本結構以及由此產生的指數易操縱性,必須提高股指期貨交易保證金比例,限制股指期貨的杠桿力量。
第二、在人民幣沒有成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和資產交易貨幣之前,不討論設立A股國際板,以此消除股市的懸劍,避免市場做空力量借題發揮以牟利。
第三、在實體經濟普遍存在資本金不足、產業轉型升級需要大量資本支持、數百家企業排隊等候上市的情況下,不再推出任何包括轉融券在內的做空手段和工具。證券公司現有的融券業務應該取消。
第四、中國央行必須承當起穩定資產價格和穩定匯率的職責,這也是各國央行的核心職責。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人民幣匯率沒有穩定,仍然在持續升值并將外向型經濟繼續推向深度危機;同時,資產價格也沒有穩定,股票指數不斷創新低,同一公司A股股價低于H股成為普遍現象。美國推出“量化寬松政策”之后,日本和歐洲立刻拿起貨幣政策的盾牌推出相應的量化寬松政策,開始保衛本國和本地區的國民財富。因此,中國央行也必須抓緊行動起來,推出“定向寬松政策”。
第五、在中國央行推出“定向寬松貨幣政策”的前提下,證監會應該給予積極的監管配合和制度創新,應該對農業、流通業、生態環保、新型制造業、高科技創新型企業和國防科工企業的發行上市、再融資、重組并購實行市場化的備案制,把這類企業的“資本自主權”歸還給市場和企業。證監會的市場化改革需要央行貨幣政策的支持。
第六、在推出“定向寬松貨幣政策”的同時,向基金和個人投資者開征資本利得稅。在海外熱錢和QFII不斷進入資本市場的情況下,開征資本利得稅有利于均衡稅賦、避免財富流失。股市的低點或發動行情的起點也是推出資本利得稅的最佳時點。
中國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需要人民銀行與證監會的配合,需要貨幣政策與資本市場的配合,其中,央行政策更具有主導性作用,也承擔著主要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