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21世紀經濟報道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聯合主辦的第三屆21世紀低碳中國發展高峰會在京舉行,憑借“干濕分離、源頭減量”,艾默生愛適易的食物垃圾處理器榮獲“最佳低碳產品獎”。
以“第三次工業革命重構清潔發展”為主題,大會提出低碳革命將作為第三次工業革命主題,引領清潔能源技術得到大規模應用。在低碳經濟理念的倡導下,垃圾分類及處理正越來得到全球關注。當前,垃圾無限止增長正成為經濟快速增長和城市化的巨額代價,目前,世界所有城市大概每年生產13億噸固體垃圾,不僅侵占土地,還帶來空氣和飲用水的污染。對此,艾默生愛適易中國區總經理陳劍敏表示:“垃圾只是一種放錯地方的資源。通過愛適易食物垃圾處理器研磨的食物垃圾進入污水處理廠后,通過厭氧提取沼氣,最終將轉化為電力、燃料等能源。”
目前,食物垃圾處理器作為最有效的垃圾再利用技術之一已在全球廣泛應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通過食物垃圾處理器幫助政府產生大量能源效應,市政巴士公交就是采用沼氣轉化的能源,節約了大量的能源成本。美國密爾沃基州對其污水處理廠產生甲烷的應用節約了190萬美元的能源成本。此外,當地還通過將生物固體轉化為一種可進行商業銷售的純天然草地肥料。
近年,中國政府也積極倡導使用食物垃圾處理器,在居民家中進行“干濕分離,源頭減量”,河北曹妃甸生態城即是愛適易與中國政府的第一個合作項目。河北曹妃甸是中國和瑞典政府合作建設的生態城市試點項目,在能源、水處理、垃圾處理等環境技術方面做了綜合規劃。當地政府出資為曹妃甸生態城首批住宅安裝了愛適易食物垃圾處理器,食物垃圾通過食物垃圾處理器研磨后進入污水處理廠,提取沼氣用于小規模發電或車用生物燃料,食物殘渣則作為農田有機肥料,經處理的廢水還可用于農田灌溉,從而實現“變廢為寶”的綠色循環經濟模式。
陳劍敏女士說,無論從環境效益和企業經濟效益哪個角度說,實現低碳技術都已成為大勢所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