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指上周盤中創年內新低,1995點!周成交金額也出現近期的地量1811億元,為年內第三低量。恐慌情緒再度籠罩市場。回顧上周盤面情況不難發現,是“美麗中國”概念股的偃旗息鼓、匯豐擬售中國平安股份、塑化劑風波等合力作用導致了大盤盤中創新低。不過,盡管有諸多不利因素影響,大盤卻顯得頗為堅強,全周仍上漲了0.63%,結束了周線兩連陰的走勢。
大盤已到熊市末端
當市場極度悲觀,不少人認為1995點頂不住,甚至1500點都不一定能保住的言論甚囂塵上時,讓我們不禁想起2007年牛市末端6000點時,大家對大盤能上萬點深信不疑的情景,誰能保證目前就不是熊市末端呢?不可否認,當前市場確實低迷,但它也有運行規律,低迷總有終了時。種種跡象表明,當前很可能是熊市末端。除了A股當前的市盈率、市凈率、上市公司分紅率等指標均已顯示大盤處于相對大底水平外,我們不應忽視持續的改革開放如城市化進程深化、經濟結構的轉型、產業結構升級等因素為我國經濟增長帶來的強勁動力,正如李克強副總理所言,改革開放是我國發展的最大紅利!此外,國內經濟情況也顯示A股轉強的概率偏大。一是11月匯豐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初值50.4,13個月來首次高于50的枯榮線;二是10月份財政收入創7個月新高,主要受經濟趨穩拉動;三是10月用電量增速回升;四是央視招標總額158億元,創19年新高,同比增11.39%。上述因素都在支持我國經濟是企穩回升的判斷。
放眼全球,我們或可對A股看得更客觀一些。據20日海外媒體報道,通過研究兩個月期權數據發現,押注安碩富時A50中國指數ETF上漲10%的認購期權價格大漲16%,觸及至少自2010年7月以來最高水平。報道還稱,海外投資者相信,上證綜指長達三年的下跌行情即將終結。無獨有偶,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機構富蘭克林鄧普頓時隔18年再投A股,該機構本周宣布,70%的募集資金都將投向中國A股。美銀美林基金經理調查也顯示,投資者大舉調倉至股票資產,對中國經濟前景信心創三年新高。
外圍市場有望帶動A股回暖
外圍市場方面,美國新屋開工數創四年新高,顯示該國經濟反彈勢頭強勁。另外,一直困擾市場的財政懸崖問題也傳來正面消息,上周五美國總統奧巴馬與兩黨領袖會晤,兩黨均表達希望妥善避免自動觸發財政緊縮的意愿。受此刺激,投資者信心大大增強,連續數周走勢疲軟的美國股市獲得反彈。此外,持續逾一周的巴以沖突在埃及的斡旋下于上周三停火。雖然無法確定這種和平能持續多久,但至少給當前的局勢帶來緩和跡象,也使世界大宗商品市場趨于平穩,給股市帶來積極因素。日本方面,該國決定再推萬億日元經濟刺激計劃,受此利好刺激,日經225指數出現強勁反彈,該指數已創下近半年來新高,重返9000點上方。上一交易日臺灣股市收盤大漲3.1%,創下12個月以來最大單日漲幅,除了有消息稱該地區政府宣布年底前將推出提振股市的刺激措施外,該地區10月份工業生產增幅創自2月份以來最高水平也是一個重要的刺激因素。總之,外圍市場是正面消息頻傳。
種種跡象表明,A股或已開始新一輪反彈。短期看,在本月其中的不到十個交易日里,居然有兩個下跳缺口,大盤有超跌之嫌。歷史經驗看,繼第二個下跳缺口被回補后,第一個下跳缺口于近期被回補的可能性較大。這是我們判斷大盤反彈第一目標位將是2100點的主要依據。中期看,由于年末資金面常常偏緊、美國財政懸崖的解決過程漫長等因素影響,指數重返2100點附近后不排除出現震蕩蓄勢的可能,因此建議投資者把握好操作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