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索尼和松下是中國消費者眼中的老名牌了,索尼的攝像機、隨身聽,松下的電視,曾經是一代時尚達人追逐的潮流產品。但是眼下,這兩大在連年虧損里苦苦掙扎的日本電子業巨頭,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沖擊。 據外電最新報道,評級機構惠譽昨天宣布,把日本索尼公司和松下公司的信用評級下調到垃圾級。惠譽是第一個把兩家公司評級降至垃圾級的主要評級機構。此前標普和穆迪也下調了索尼和松下的評級。困難的不僅是索尼、松下,包括夏普、日立等其他日本知名的電子企業也都遭受了需求疲軟和來自三星電子與蘋果的日益激烈的競爭。而豐田、本田等汽車制造業,也正走在下坡路上。 曾經風光無限的索尼和松下,現在陷入了連年虧損的境地,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經濟研究室主任張季風認為,這其中既有競爭對手太強大的因素,也存在企業本身固步自封、缺乏創新的影響。張季風說,從索尼和松下現在的狀況來看,前三個季度的業績慘不忍睹,它陷入困境是內因、外因以及國內、國際環境各個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從外因來看,世界經濟的下滑導致整個需求萎縮,再一個是日元升值,導致它的業績下滑。此外,固步自封、不能夠迅速的應對瞬息萬變市場的變化,也給企業帶來的困境。 另外,在選擇等離子,還是液晶等重要的決策方面失誤,給索尼等企業造成了現在的困局。但張季風認為,索尼和松下作為老企業,從經營理念來看仍然是想以質量取勝,所以價格下降可能性不是很大。不過它們也在進行改革,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所以肯定會急起直追,應該不步像柯達的后塵。
在日本經濟紅火的時候,電子制造業曾經是日本經濟的支柱,現在日本整體的經濟形勢非常不好,制造業也面臨著重大的危機,兩者糾結在一起,相互影響。張季風說,日本經濟是以外需為主導的經濟體制,特別是在泡沫經濟崩潰以后,日本經濟在國內市場已經完全飽和,所以外需對日本經濟非常重要,外需的狀況一旦出現問題,肯定會導致整個企業經營的困境。 但是現在整體的世界經濟仍然處在探底的過程當中,需求可能短期內還看不到明顯的改善,張季風稱,這使日本經濟更加處于一種被動的局面。同時,張季風還認為,這也取決于日本政府今后怎么樣去改善和周邊國家的關系,特別是同最大的出口對象中國的關系。如果中日關系如果能夠回暖,中國市場能夠得以確保的話,它的希望就仍然存在。如果它現在仍然固執己見,仍然在錯誤的道路上走下去,那對它整個制造業的打擊非常大的,甚至今后也看不到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