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八百企業奔股市,你為之雀躍還是深陷恐慌?“經濟參考微話題”探尋博友感受。一些博友擔心業已“失血”過多的中國股市難以承受新股加速發行。有博友指出,人們“恐新”的心理狀態緣于中國股市的圈錢特性,改革新股發審制度,股市才有希望。
“失血”A股不宜病體拉車
證監會為新股難發而糾結,有博友則不解這些新股為何一定要發?在他們看來,嗷嗷待哺的八百家企業無異于股市抽血機。
本周,滬指盤中幾度跌破2000點關口。博友“莆莧YJH沉思筆端”戲稱,“800家企業等待IPO,嚇得市場一跌再跌”。
不少博友表示,在市場資金并不充裕的當下,加速發行新股無益股市。
博友“青出于藍-未來”指出,中國股市“失血”狀態非常明顯,當下資金已是日漸稀缺,病體拉車的后果只能是下跌。博友“湖光山色”也建議慎發新股,“加速發行肯定是場災難!”
“除非能夠引入大量資金進來,不然就應該停止向股市抽血了,停發新股和再融資。”博友“學無止境-股票”如是表示。
圈錢市讓股民苦不堪言
股民為何如此害怕新股?有博友分析道,人們拒絕的其實并非新股,而是披著績優外衣的劣質公司。
博友“方洲書人”表示,不怕新股多,只要是好公司為什么不讓人家上市呢?問題是那么多垃圾公司上市去圈錢,他們為社會創造了多少價值呢?博友“蝸牛”也指出,很多公司上市不是為了融資發展,而是圈錢。
充斥著圈錢者的市場,怨聲載道。
博友“鶴飛九天”不滿地寫道,“中國股市根本就不是價值投資,事實證明是圈錢場,是吸血場。”博友“云緣客”也表示,都把股市當圈錢的地方了,沒有賺錢效應看誰還買股票!再這樣發下去,早晚有一天股民會離開股市。
博友建議改革新股發審機制
在博友看來,證監會更應著眼于如何凈化市場。對于如何讓真正具有投資價值的優秀企業入市,一些博友提出,應提高發審透明度,重懲業績造假者和業績變臉者。有博友指出,發審制度改革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博友“西流水”寫道,“發行多少家公司上市都不是問題,問題是腐敗黑幕往往掩護了一些靠包裝上市圈錢的企業,上市后利益相關人套現走人,留下的是那些‘跌跌不休’的變臉股票和傷痕累累的中小股民。說實話,只有發行審核透明化,才能避免腐敗行為的發生,沒有腐敗才有股市的真正市場化,在真正市場化的環境下,股民選擇價值投資才有回報。”
博友“王永”建議,應對偽上市公司、偽保薦機構和保薦人建立重判機制,堵住漏洞,讓那些為上市圈錢花巨資包裝的公司無機可乘。
一些博友強調,激發市場活力,關鍵在于改革發審制度。
博友“漁夫小米渣”表示,應變審批型管理為服務監督型管理,新股發行方式由核準制改為注冊備案制,發與不發,一切讓市場供求關系說話。
敬請關注經濟參考報法人微博,參與微話題討論,@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