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世界四大會計事務所之一的德勤會計師事務發布了2012年大中華海外并購報告,這份名叫《崛起的東方巨龍──困境時期尋找價值》的報告中稱,大中華地區企業對外并購活動充滿活力,2012年前三季度海外投資額創下2005年以來的歷史新高。 報告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前三季度公布的中國對外并購交易約133宗,較2011年同期145宗交易下降8.2%。但是,對外投資額從去年前三季度的449億美元上升了16.2%,達522億美元。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銀河期貨研究中心首席宏觀經濟顧問付鵬表示,海外并購是中國經濟打破產業鏈束縛的理想手段。 付鵬:中國企業家抓住了海外金融危機之后的動蕩帶給中國的機遇。其實中國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已經面臨非常大的壓力,而海外的并購是目前打破產業鏈條束縛非常好的手段。08年之后的金融危機,一直到歐洲債務危機,導致海外企業的資產包括技術相對廉價,所以這時候大量向海外出擊,時機選擇非常正確。 德勤高層人士稱,今年前三季度能源與資源行業的對外交易依然是中國對外并購的主力軍,這些中國企業需要滿足國家對原材料的需求,以支持制造業發展。付鵬認為,目前中國企業更傾向于海外能源和原材料,但是更重要的是鎖定海外的技術。 付鵬:這充分說明當前整個中國經濟結構對資源的依賴性比較大,而目前國內的資源很難滿足制造業的發展,這種情況下,海外能源和原材料的吸引力對國內大部分企業更為直接。但這并不是好現象,中國企業海外并購要更多放眼于海外技術,這些才是我們真正要鎖定的目標,但是也面臨一些壁壘,很難拿到。 專家預測,由于受中國"十二五"規劃繼續施行和其他因素影響,未來12個月,大中華地區并購活動將繼續升溫。付鵬認為,未來的并購活動將保持活躍態勢,并可能依然以能源與資源行業為主。 付鵬:首先,整個并購非;钴S是毫無疑問的,這個現在的大趨勢。而且在很多企業的發展模式中,海外收購和并購是發展最快最有效的方法。之前美國很多企業高速發展過程中,并購和兼并方式給企業的增長提供了最主要的發展空間,而中國也恰恰走到了這樣的結點上。在并購中,能源和資源可能仍然是占最主要的,但是我更傾向于對于海外的技術、人才的并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