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德州供電公司首座智能變電站110千伏雙富智能變電站一次性送電成功。此站的投運,標志著該公司以智能電網為先導,在高鐵新區電力市場拓展中,又邁出了關鍵一步。
近年來,德州電力市場經歷了脫胎換骨的蛻變。在節能減排任務艱巨,又要保持電力市場穩定增長的雙重壓力下,德州供電公司以電網建設為先導,壓、扶并舉,通過新舊電力市場基因轉換,實現了市場營銷穩定增長。繼2007年實現售電量103.1億千瓦時,首次突破百億大關之后,連續五年保持10億千瓦時以上的增幅,市場占有率穩居全省前列。
電網實現大跨越
“堅強的電網是電力市場穩定增長的基本保障,抓好這個問題,新市場開拓就有了可靠支撐。”德州供電公司總經理蘇建軍這樣說。
打開近年來德州電網建設統計表,是一條大角度上仰的曲線。“十一五”期間,新增變電容量171.2萬千伏安,建設投運220千伏變電站三座。進入“十二五”不到兩年時間里,就新增主變容量334.1萬千伏安,新建投運了四座220千伏變電站,比“十一五”總和還要多。
為了確保電網建設有的放矢,這個公司將全市電網規劃納入統一管理之下,配合地方政府“10+3”主導產業集群建設,積極加強與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的匯報溝通,及時把握重大經濟項目、重要城市建設情況,保證電網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有機銜接。
善于抓住主要矛盾,不僅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也抓住了問題的關鍵所在。安全可靠的供電,得到了地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2012年4月,德州市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長負責的專項領導機制,統一協調解決全市電網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使電網建設與電力市場拓展形成了良性循環。
市場開發轉基因
德州傳統工業結構中,高耗能、高污染產業比例較重。近年來,隨著政府節能減排力度加大,電力市場面臨巨大沖擊。
如何沖出重圍,在電力營銷市場上開辟一片新天地?
該公司以地方政府打造太陽城發展戰略為契機,緊緊抓住全市構建現代產業體系這個關鍵環節,努力實現新舊電力市場基因轉變,同時,不斷優化業擴報裝服務體系,對新型節能項目予以重點扶持。僅去年以來,就先后完成德州中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486家中小企業的新能源開發業擴項目,新增負荷容量73.9萬千伏安。
新型電力市場的拓展,換來了社會效益、企業效益的雙贏效應。
度電必爭保增長
該公司黨委書記王廣善認為,市場開拓靠服務、營銷增效靠管理。在市場營銷方面,該公司緊緊圍繞售電量這個核心指標,充分發揮同業對標常態機制優勢,細化創先爭優項目化管理,在點點滴滴上抓落實,在細微之處下功夫。
為了最大限度減少停電時間,該公司從分秒算起,規定凡是涉及電量損失的工作,必須由分管副總經理審批。公司將每月召開的檢修計劃平衡會,從公司生產、營銷系統擴大到重點客戶。檢修計劃首先滿足客戶要求,避免重復停電,并盡可能實施“零點檢修”,帶電作業,最大限度減少客戶的停電時間。在停電檢修過程中,電力調度控制中心、變電運維人員、檢修現場隨時保持聯系,了解工作進度,及時送電,確保不浪費一分一秒。
抓住了“核心指標”考核這個綱,就在管理上為售電量穩定增長提供了保障。近年來,該公司在電網建設、設備技改工程逐年增加的情況下,雖然工程量逐年攀升,但由于調度、變電、檢修等多部門統一協調,靈活調整運行方式,對供電線路普遍采用備用間隔“T”接的辦法,大大縮短了客戶停電時間,城鄉供電可靠率、縣域農村供電可靠率均超過或達到國家電監辦的標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