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醫藥分開”政策被提出后,全國各地進行了很多的探索,如上海閔行模式、南京藥房托管模式、北京取消藥品加成等。云南鴻翔一心堂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心堂)開創的醫藥分開的“院店合作”模式,經過十年的發展,已與43家醫療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被稱為醫藥分開的又一新探索。
基層醫療機構藥房處方量大增
昆明市第二人民醫院紅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位于昆明市北市區月牙塘小區右側,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優勢。院方希望提升其在周邊居民區的影響力,擴大患者就醫半徑,增加醫療、藥品方面盈利能力以支付房租和招聘員工工資。但是,由于醫院自身條件的限制,對市場運作和對外宣傳方面不能投入過多資源,針對藥房的改造和突破成為院方急需解決的問題。
經過與醫院的溝通,大家都同意合作方案。紅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其藥房交一心堂進行設計改造,同時兼顧藥房的專業性和社會性。紅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委托一心堂對其使用藥品、耗材、器械、醫用輔料等的采供、養護、配發工作進行管理,并對其質量負責。如需采用招標方式或政府統一指導下集中采購方式進行藥品供應的,由一心堂按照政府相關規定嚴格執行。
據介紹,紅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改造包括三方面的內容。
一是開設藥物咨詢窗口指導患者合理用藥。二是建立藥物信息數據庫和患者藥歷及隨訪服務制度,開展網上咨詢業務,以便讓廣大患者得到及時而準確的藥學服務信息。三是紅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所有未使用藥品庫存由一心堂進行全資托管,基層醫療機構不再承擔藥品庫存資金。
“紅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藥房形象逐漸規范,服務成效明顯,社區綜合盈利能力持續提升,成為北市區重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榜樣。”一心堂董事長阮鴻獻說。
記者手中拿到的數據顯示,紅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04年合作前藥品月銷售收入8萬元,2010年月銷售超過48萬元;社區處方量從2009年的900張/月,上升到2011年的3800張/月。
醫藥分開的新探索
云南“院店合作”模式是在托管醫院藥房的基礎上引入了零售藥店的市場化運作方式,打造與社會藥房競爭的醫院藥房,核心是在基層醫療機構藥房引入第三方藥事服務。基層醫療機構藥房委托一心堂為其藥事服務的第三方管理方,對其藥事,藥品范圍內工作進行管理。雙方共同成立藥事管理委員會,委員會由雙方指定人員組成,藥事管理委員會為雙方藥事管理最高行政機構。
阮鴻獻指出,盡管院店合作模式從藥房托管的基礎上發展而來,但與藥房托管有很多不同。他告訴記者,區別與藥房托管,院店合作模式四大優點。
一是通過院店結合,合作醫療機構的藥房成為一個完全開放式的藥房,其價格、品種與合作企業的零售藥店全面接軌,降低藥品價格。
二是院店結合合作為合作醫療機構臨床用藥提供了更高的質量管理標準,加強了臨床用藥的安全性、可靠性。
三是借助合作企業的營銷宣傳手段和方法,提高合作醫療機構的區域醫療市場競爭力。
四是合作企業通過集約化、規模化、規范化的運作管理,精耕細作,不斷對供應鏈進行優化,擠干價格虛高水分,最大限度地讓利于廣大人民群眾。合作雙方互相監督,共享合理的藥品收益,在合作醫療機構內營造公開、透明的醫藥購銷環境,糾正醫藥行業的不正之風,防止醫藥腐敗。
“醫院與藥店的自愿合作,不是政府部門直接操作。”阮鴻獻告訴記者,經營企業尋求醫療機構與的需求和切合點,院店合作模式能夠同時兼顧醫療機構、病患者、企業三方利益。
商務部相關人士表示,云南院店合作模式通過政府監督、社會監督、市場調控三方面結合,實現了藥品在醫院與零售藥店的同城同價,為患者提供質優價廉的藥品,兼顧了醫院、患者和藥店等各方利益,是醫藥分開的又一種有益探索。
優化供應鏈管理
一心堂經過十年的實踐,推出“院店合作”模式,優化供應鏈管理,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據悉,一心堂通過向上游超過2000家供應商進行戰略采購,合作藥房完全達到與一心堂門店一致的價格體系,相比合作前,藥房藥品價格總體下降20%,醫院平均處方價格從129元下降到102元。
云南省中醫中藥研究院附屬醫院2005年合作前,月銷售15萬元,2010年超過100萬元。云南省中醫中藥研究所2012年對其合作藥房藥品價格與市場價格的比較,一心堂“院店合作”藥房800個中西成藥中超過95%的藥品均不高于市場價格,其中價格最低者比三甲醫院價格低40%
昆明八公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05年合作前,月銷售5萬元,2011年超過20萬元。五華區黑林鋪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自合作以來,處方單價從129元下降到102元,平均降幅為20.9%,處方數量從896張/月,上升到3118張/月,藥品月銷售金額從11.6萬,上升到30.6萬。
除了單個醫療機構外,一心堂還開辟了“縣鄉村一體化”的管理模式。
云南省鎮康縣是國家級貧困縣,2007年之前全縣年藥品銷售總額不足400萬元。據阮鴻獻介紹,一心堂提出了解決方案,把鎮康縣作為一個獨立經營區,設置區域經理、督導、財務、開發專員等專職崗位,對鎮康全縣進行區域化專業管理,確保鎮康全縣藥品價格統一。據悉,鎮康縣目前藥品月銷售總額已經達到150萬元,年度銷售總額將突破2000萬。
阮鴻獻說,一心堂也每年為開展合作的40余家醫院節約人工成本合計600萬元;節約庫存資金和流動合計5000萬元。而該公司通過規模效益盈利,2011年度“院店合作”藥房藥品營業額為1.12億元,實現純利潤260萬元。
并非一帆風順
阮鴻獻向記者坦言,院店合作模式并非一帆風順。
“院店合作模式與配送商遴選政策不匹配。”他說,按照政策規定,藥品配送商應按區域進行遴選,流程繁瑣,且遴選時間各地不統一。如果要在云南16個地州推廣“院店合作”,就需要參加16次配送商遴選。此外,配送商遴選采用每年評選制,而“院店合作”是長期項目,一般需要2-3年才能實現企業盈利,企業經營風險較大。
其次,“院店合作”模式是企業聯合公立醫院的試點,需要承擔各項經營性稅收。因此,“院店合作”藥房無法享受和醫院藥房一致的醫保政策,政府集中招標采購流程對“院店合作”業務也不太支持。
“43家醫院是我們十年苦心經營的成果,也得益于合作醫院和當地行政部門的支持。要想繼續前行,突破醫院方面的阻力還有難度。”阮鴻獻說,在與醫院合作的談判中,他們發現了醫院長期處于以藥養醫局面,對企業的利潤回報要求過高,導致醫院藥價普遍高于市場平均價格,背離了“院店合作”的初衷。此外,部分醫院場地有限,無法提供企業辦理“藥品經營許可證”所需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