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今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工信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朱宏任介紹三季度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針對有媒體報道的“實際下載速率低于運營商公布速率”的“假寬帶”現象,工信部通信發展司司長張峰稱這屬于個別問題。他同時表示,工信部已對“假寬帶”現象進行調查,將清理整頓不合資質的違法企業,并會針對不守法的寬帶服務商給出處理意見。
10月7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欄目報道“假寬帶真相”,揭露目前國內寬帶服務市場的缺斤短兩問題。報道稱,假寬帶現象普遍的原因在于運營商將有限的寬帶資源分賣給盡量多的用戶,以攤薄運營成本,實現利益最大化。
工信部通信發展司司長張峰介紹,工信部已對“假寬帶”現象進行調查,并將清理整頓不合資質的違法企業。對于不守法的寬帶服務商,也會給出處理意見。
通過此前“假寬帶”的系列報道,消費者對“假寬帶”爭論當中的“二三級運營商”、“假寬帶的由來”和“測速軟件是否可信”等問題普遍表示關注。對此,張峰稱,“寬帶測速問題是一個世界性難題,任何國家都沒有統一的測速標準!钡硎,工信部已經組織國內科研機構、行業協會、企業等產業界各方力量,抓緊研究制定了寬帶接入速率、用戶體驗速率等寬帶測速系列技術標準。
關于寬帶測速技術標準的研究制定工作,工信部近期也將向社會公布。張峰介紹,目前工信部已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四個月的大規模技術實驗,有關標準和技術規范將盡快向社會公布并征求意見。
針對大眾關切熱議的實際體驗的網速問題,張峰表示,工信部正積極爭取各地及有關部門支持,力爭從城市規劃到小區物業管理形成合力,加快推薦光纖到戶,通過對技術的提升,提升用戶的寬帶使用體驗。同時,他也歡迎寬帶用戶對違法違規的企業進行舉報曝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