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資料照片 |
|
作為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批復成立的首家中外合資汽車企業,北京現代在短短10年間,用他們的心血和智慧寫下一串沉甸甸的數字:10年間累計投放全新車型12款,產銷整車超400萬輛,實現銷售收入3930億元,納稅487億元,直接帶動就業超過15萬人,成功邁入中國乘用車市場第一陣營。
圍繞北京現代十年來走出的這條成功的合資之路,10月18日,中韓兩國百余位專家、學者及行業領導展開了一場名為“2012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高層論壇,認為北京現代所走過的“價格、品質、品牌”之路,對于正在艱難中前行的中國自主車企業具有很強的借鑒意義。
使命成就現代速度。2002年,在徐和誼董事長的帶領下,北京現代僅用四個月就完成了廠房重整和設備改造,由此開啟了北京現代人振興北京汽車制造業的使命之旅。
2002年12月23日,當第一輛索納塔轎車下線之時,北京現代人用“使命必達”的責任與信念創造出當年批準、當年建廠、當年投產的奇跡。兩年之后的2004年12月23日,北京現代即實現第20萬輛轎車下線。之后,第30萬輛、第50萬輛轎車相繼下線。直到2008年2月22日,北京現代僅用五年零兩個月的時間,即實現了歷史上第一個100萬輛轎車大關的大跨越。繼而,又在兩年之后的2010年4月8日,實現第200萬輛下線;一年之后的2011年8月31日,實現第300萬輛轎車下線。
支撐“現代速度”的是強大而深厚的“品質DNA”。從零部件采購到技術研發,從整車生產到車輛檢驗,北京現代始終秉持“品質造車”的經營理念。北京現代對每一款車型的每一個構件都有嚴苛的要求,創造性地構建起以“集群化發展”、“單一供應商”和“信息高度共享”為支撐的強勢供應鏈條,從而極大地提升了整車制造的效率與制造商的效益。作為北京現代自主研發的“心臟”,北京現代汽車技術中心于2011年成功推出了合資自主品牌新能源概念車“首望”,成為北京現代加強自主研發、推進技術革新的一次重大實踐。
從“現代速度”、“現代品質”到“現代品牌”的轉型,意味著北京現代開始從產品營銷過渡到品牌營銷的更高階段。對于企業來說,這不僅意味著利潤空間的擴大,更預示著企業在品質、品牌和社會效益上的全面突破。
2011年,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第八代索納塔上市,僅半年即以月銷過萬輛的成績,攻破了中高級車的門檻,不僅一舉打破國內中高端市場固有的歐系、日系、美系“三分天下”的局面,也使北京現代中高端車型銷售比例從2010年的26%上升到33.6%。
隨著第三工廠的竣工投產,北京現代已邁入百萬輛級別乘用車企業俱樂部,而新車型朗動的推出,則實現了北京現代在中高端市場的全面覆蓋,從而進一步強化了北京現代的品牌形象,為北京現代在中級車市場的加速擴張提供了新動力。今年底,北京現代還將引入中高端SUV車型——新勝達,屆時將形成中高端“D+S”車型的全面覆蓋,全方位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也必將進一步強化現代汽車的品牌形象。
面向“十二五”,徐和誼董事長說,北京現代將圍繞兩個“倍增計劃”全面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即在“十二五”期間,北京現代將在產銷能力和中高級產品結構上較之“十一五”末年實現全面倍增,產銷能力在2015年倍增至140萬輛,中高級產品比例倍增至50%以上,到2017年,北京現代成立15周年之際,將實現第1000萬輛下線,全面實現品牌的“第二次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