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航空公司的會員可以用積分來兌換飛機票,今后鐵路旅客也有望通過累積火車票積分來兌購車票。有媒體最新報道,中國鐵路客戶服務中心正小范圍推行"會員制"。中國鐵路客戶服務中心客服人員證實,參與"鐵路旅客服務質量問卷網上有獎調查"并獲獎的旅客已獲積分成為會員。目前已經有4220人成為鐵路客戶服務中心的會員。根據《鐵路客戶服務中心會員須知》,鐵路會員從低到高分別為普通會員、銀卡會員、金卡會員和白金卡會員,不同會員購票乘車將獲3、5、6、8等不同倍數的積分,然后通過一個計算公式來確定所得的具體積分,100元車票最多可換800積分。會員賬戶消費積分累計達一萬分,即具備首次兌換資格,兌換時100積分相當于1塊錢。作為曾經的"鐵老大",鐵路這些年在外部競爭和內部壓力下已經顯出疲態,進行改革是大勢所趨。鐵路試水會員積分制可以說是"鐵老大"在市場化改革方面做出的積極而有益的嘗試。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上海交通大學經濟學院執行院長陳憲評論此話題。 航空公司可以用積分來兌換機票我們都已經習以為常了,然而鐵路試水會員制,乍聽起來還是讓人有些吃驚。堂堂"鐵老大",堂堂國企也要和航空公司等市場化企業一樣實行會員積分制,這背后是什么原因在驅動?推行鐵路會員制會有什么樣的效果? 陳憲:我覺得象征意義很大,它的實際效果可能還要通過比較長的時間才能表現出來,但這個它這種象征意義就是表明現在我們鐵路、航空這種競爭的格局,形成今天這樣一個格局,所以我覺得這是一件象征意義很大的事情。 對于會員制,現在鐵路實行的是小范圍的推行,會員只有4000多人。根據現在情況,如果和民航發展做一個比較,鐵路會員制推廣開來,大家都去成為會員的可能性大嗎? 陳憲:應該說還是會有很多人去選擇的,就是說就像我們在民航很多人選擇它也知道它這個兌換積分,實際能夠兌換到的機會也要很長時間,但是對于現在很多比如說經常在這些鐵路線路上有這種往來需求的人,他還是會去加入,我覺得這個應該說,我們還是應該比較樂觀的。
如果將來全面推廣了會員制的積分,兌換車票會有相當巨大的一筆額外支出,這對于鐵路部門來說會是一本虧本賬嗎? 陳憲:我覺得它不虧本,因為這個也很難說是一個很大的支出,就像現在有很多車次也打折一樣,它是作為一種營銷方式的成本,我覺得這個成本完全在可接受的范圍里面。它也會做一些測算,所以我想這個應該完全可以接受的。 鐵路實行會員制以后,很多人拍手叫好,不過中國鐵路客戶服務中心的客服人員說,雖然現在試行會員積分換車票的制度,但是有一些熱門車次的車票是不在兌換之列的。您覺得這是對當前一些熱門線路運力緊張的無奈之舉還是鐵路部門有什么其他的打算? 陳憲:這個也應該可以理解的。因為熱門車次平常上座率就很高,所以它不能兌換,它只能兌換一些其他的路線,我覺得它這個也是現在的一種說法,以后,只要這個口開了以后,像有些熱門路線,不同的時段也應該會開放。因為我們知道,首先把這件事情作為一個整體,一個有正面意義的事情,像這些東西我相信以后會改進的。 就在本周二,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馬凱提出,要堅持從我國國情和鐵路路情出發,積極穩妥推進政企分開改革,全面落實鐵路企業市場主體地位,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而在今年的5月份,一些高鐵線路的票價曾經有過打折促銷,現在又開始試行會員制,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鐵路市場化改革的步伐? 陳憲:鐵路采取這些措施是對政府主管部門關于鐵路改革的回應,那么鐵路改革當然首先還是要實行政企分開,而且政企分開以后應該把它這個經營單位進一步的化小。比如上海可以有一個鐵路運營公司,北京,各個地方都有鐵路運營公司,剛開始可能進行自己的線路,以后還要跨公司進行鐵路的不同的車次,不同的線路,這樣真正形成一個競爭的格局,就是給消費者以更多的選擇。 有人認為鐵路市場化改革雖然在進行,但是速度太慢,應當進一步加快這種改革。您覺得這種看法有沒有道理,下一步鐵路市場化改革應該在哪方面進行呢? 陳憲:我覺得有道理。現在很多的改革條件已經成熟,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其他國家的實踐上都比較成熟。針對中國的情況制定一些具體的改革方案,重點就是一定要政企分開,建管分開,然后把運營單位化小,讓有很多個運營單位作為獨立的法人,這樣就形成一種競爭的格局,會對鐵路的服務、票價這種都會給乘客給消費者帶來更多的好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