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判斷經濟增速基本趨于穩定
|
強調把穩增長的各項政策措施與改革結合起來
|
|
2012-10-18 作者:本報記者綜合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字號
大
中
小】 |
10月12日、13日和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中南海先后召開行業協會負責人、部分地方部門和企業負責人以及專家學者三場座談會,聽取大家對當前經濟形勢的意見和建議。溫家寶說,三季度的經濟形勢應該說比較好。現在可以有信心地講,中國經濟增速基本趨于穩定,并且繼續出現積極的變化。隨著各項政策措施進一步落實到位,中國經濟還會進一步企穩。 今年以來,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繼續顯現,我國經濟下行的壓力加大。在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經濟環境下,按照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特別是5月份以來,我國及時采取了一系列穩增長的政策措施。從座談會上與會人士反映的情況看,三季度尤其是9月份以來,出口逐步回升,消費穩定增長,物價漲幅明顯回落,就業形勢良好,結構調整邁出新的步伐。 遼寧省發改委王金笛介紹說,今年以來,遼寧經濟發展也遭遇了很大的困難。但是,從最近的一系列指標看,經濟增速下滑勢頭在減弱,經濟指標同比降幅在收窄。工業用電量9月份降幅比上月收窄2.5個百分點。 溫家寶說,穩增長我們態度很堅決,一天都沒有遲疑。一是加快財政支出進度,保障重點支出,加大結構性減稅力度,但我們并沒有超出預算來采取刺激經濟的措施。二是在貨幣政策方面,發揮逆周期調節作用,兩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和存貸款基準利率。我們所采取的一些措施是與改革相結合的。比如,擴大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范圍,努力減少重復征稅;調整利率的同時,推進利率市場化,擴大存貸款利率的浮動區間。另外,出臺了新36條的42項實施細則,鼓勵民間投資;取消和調整了314項部門行政審批項目。這些措施對增強市場信心、促進經濟企穩起到了重要作用。 溫家寶還說,我們今年沒有采取過大的刺激政策,很多企業是在倒逼機制下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結構,包括產品結構,以應對當前風險。總的看,雖然傳統產業比較困難,但高新技術產業比較好;重化工比較困難,機電和輕紡相對比較好;工業比較困難一些,農業和服務業的形勢比較好。不僅一、二、三產業的結構,而且內需與外需的結構,都在向好的方面轉變。 正是上述措施,帶來了經濟增速趨于穩定。溫家寶說,盡管面前的困難還不小,但還是可以看出當前經濟發展的基本趨勢,無論是經濟增長、結構調整,還是民生改善,都有比較好的進展,甚至出現了一些轉折。從各行業、企業、地方部門等相關方面傳遞出的諸多信息看,當前經濟出現了積極變化,經濟增速趨于穩定,我們有信心經過努力實現全年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總理也強調了下一階段經濟工作面臨的困難,并提出了應對措施。溫家寶說,國際金融危機進入第5個年頭,深層次影響還在不斷顯現。我們經濟增長的外部環境仍然十分嚴峻,擴大外需的難度很大,彌補外需萎縮的難度不小。當前企業效益下降和財政收入增速減緩比較明顯,經濟趨穩的基礎還不夠牢固。對此,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未雨綢繆,沉著應對。 溫家寶說,今年還剩一個季度,面臨的困難不小。做好下一階段經濟工作,第一,要堅定信心。我們有信心經過努力實現全年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第二,每一個地方、部門、領導干部、企業家都要發揮積極性、能動性和創造性。第三,狠抓落實。今年出臺了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政策措施,有的已經落實了,有的還沒有落實,有的落實得不夠好。應該認真檢查貫徹落實的情況。第四,要推進改革。把穩增長的各項政策措施與改革結合起來。第五,要重視改善民生的各項工作。 具體行業方面,鋼鐵業將主抓兼并重組。溫家寶說,鋼鐵業最主要的是產能過剩,從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一直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重要的是,下決心調整結構、兼并重組、淘汰過剩產能。這條路早走早主動,關鍵在于落實。 房地產業則要堅持調控政策不動搖。溫家寶說,房地產調控初見成效,但依然不穩定,必須堅持調控政策不動搖。今天的調控,包括房地產業的科學規劃、規范市場秩序、使價格合理回歸,都是為了促進房地產業的長期穩定和可持續發展。調控手段,從長期講還需要逐步完善,更加注重市場和法制手段。 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座談會紀實公布之后,多位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的學者對總理的判斷表示了認同。“我同意總理的看法。”北京大學國民經濟核算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志洲說,中國的經濟增長率雖然在逐季下滑,但是仍然處于年初的預定目標之內。但是衡量經濟并不只有增長率一個指標。今年我國就業形勢至今仍然較好;人民收入明顯提高,扣除物價之后的城鄉居民實際收入同比增速都高于經濟增長速度,同時近幾個月物價水平被保持在2%左右,顯示民生繼續改善;就從增長來看,由于之前大規模投資擴張計劃仍在發揮效力,我國投資增長仍然處于高位,出口雖然增速有所放緩,但是國際收支基本平衡。通過這些指標進行客觀判斷,總理的觀點非常正確。如果反過來認為經濟情況不穩,再推出大規模的擴張計劃,大量發行貨幣,可能反而會導致經濟的不穩定。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張永軍也對未來的經濟形勢表示了樂觀。他說,三季度以及9月份主要經濟數據還沒有全部公布,但根據各種情況判斷,即將公布的9月份主要經濟指標有可能趨穩或出現一定程度的改善。比如說規模以上工業的增加值增長率可能趨穩,受假日因素影響消費情況有所好轉。座談會中提到的遠洋運輸情況的好轉,也許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此前進出口數據的回暖。預計在此前一系列穩增長政策的影響下,四季度我國經濟會有所反彈,但是反彈力度較為溫和。而且如果政策不能持續發力,不排除經濟走勢出現反復的可能。 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王晉斌認為,經濟進一步企穩還需要再出臺穩增長措施。他說,對經濟情況的判斷還要參考即將公布的9月份主要經濟數據。從已經公布的數據來看,物價持續處于低位,9月份進口增幅只相當于三季度同比增幅的一般,出口卻基本與三季度一致,說明總體需求仍較為疲軟。關鍵要看投資數據的表現,如果強力增長,就表明經濟已經企穩。總體判斷,未來大幅下滑的可能性很低,但是如果經濟增速回升乏力,可能導致未來就業壓力增大。近來國家發改委加快了投資項目審批,國家在貨幣政策方面也保持穩健,但是在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稅收改革等方面還沒看到明顯動靜,預計未來還會有一些穩增長政策陸續出臺。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