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多家機構發布國慶長假后首周房地產市場數據。中指院數據顯示,在10月8日至10月14日一周內,監測的40個重點城市中,半數城市同比增長。與去年同期相比,長沙、南昌和溫州增幅超過100%,其中溫州增幅最大,達到275.37%。 環比數據來看,僅廈門成交環比上周略有下降,其余城市均有大幅增長。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全國主要54城市成交量合計為59929套,環比國慶一周上漲210%,基本恢復節前水準。以北京為例,北京市住建委的網簽數據顯示,上周新建商品住宅網簽量為2630套,比十一黃金周增加5倍,比去年同期漲167.8%。 “雖然上周數據出現異常,但并不表明市場發生重點變化。”21世紀不動產分析師張磊表示,北京市成交量數據暴增是由于北京市住建委在雙節期間暫停網簽,導致節日期間的交易延后至節后才進行簽約。 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張絮預測,四季度將進入房企年底業績沖刺階段,相較三季度的持價或漲價態度,會有部分房企通過推出低價盤、小范圍降價等策略“以價換量”。 中國房地產及住宅研究會副會長顧云昌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房地產政策不放松,以穩為主的背景下,年底前仍可能出現量漲價升,或量升價穩的過程,但幅度不會太大。因此,年內房地產市場整體仍將以量價齊穩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