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幾家主要工會號召民眾在10月18日舉行24小時大罷工,以抗議該國新的緊縮措施,這些新的緊縮措施都是希臘為獲得救助而許諾要達到的要求。10月18日恰逢歐盟領導人將舉行會晤。
國際社會的消息對希臘來講,并不算壞。10月18日的歐盟峰會,援助希臘是最主要的議題。
法國總統奧朗德10日在與西班牙首相霍伊舉行的聯合新聞發布會上稱,西班牙和法國希望希臘留在歐元區,并將在歐盟峰會上就救助希臘問題作出決定。
在剛結束的歐元區財長會議上,希臘財長史托納拉斯在會議期間表示,歐盟委員會、歐洲央行和IMF“三駕馬車”正在考慮將希臘達成財政目標的時限由2014年延長至2016年。
這個消息得到了IMF總裁拉加德的確認,在東京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拉加德表示,希臘應得到兩年時間,來滿足其財政目標。不過,原定的條件不會變,在1300億歐元援助計劃可以繼續進行前,該國需消減債務。不管怎么說,更多的時間,對希臘可能更好。
德國總理默克爾10月9日對希臘進行了6小時的短暫訪問,雖然沒有受到“禮遇”,但還是暗示,希臘會留在歐元區。
不過,希臘總理薩馬拉斯說,默克爾此訪表明德國對希臘的信心,歷史從此翻開新的一頁,希臘正在走向復蘇。
相較而言,希臘真正的壓力在于國內。希臘政界人士正面臨著巨大壓力,因民眾并不支持政府的改革工作。
近期,關于希臘新一輪改革計劃逐漸浮出水面,該計劃主要引人注意的部分是加快私有化進程。在希臘改革計劃中,第一批被出售的資產涉及國有地產、天然氣經營等,這一批資產將于明年初徹底分離出去。
有分析認為,希臘政府出售國有資產旨在打破經濟衰退的狀況,實現經濟正增長,如果該計劃實行順利,預計明年全年的國內生產總值有望恢復到正常水平,當然這也要考慮到大環境中的影響因素。
另外,希臘私有化計劃中,還要開展一系列官僚機構改革。其行事拖沓的立法機構至少要修改77項技術法規、政府法令和部委規章,包括設立新的市場監管機構。
不過,民眾有其自己的擔心。一是怕自己的生活質量受到影響,另外,他們擔憂政府因急于還債,可能會賤賣國家財產。
德國財長朔伊布勒近期發表言論稱,希臘的問題必須在希臘解決。
盡管國際社會沒有放棄對希臘的救援,但并非放松對希臘改革的督促。
“三駕馬車”目前正在希臘進行調查,他們對希臘方面光說不做已經表示不滿。如果他們認為,希臘政府沒有完全實施今年3月承諾的緊縮及改革措施,那么,下一筆315億歐元貸款就不會發放給希臘。這將意味著希臘可能會很快陷入財政絕境。
不過,希臘的改革計劃實現也不容易。希臘10月2日剛通過2013年預算草案,希臘要在2013年到2016年間削減145億歐元的支出,其中減少支出115億歐元,增加收入30億歐元。這意味著各種公共支出會繼續減少,如果繼續實施緊縮,希臘人生活將會雪上加霜,國內經濟將遭受更大打擊,社會動蕩在所難免。
盡管希臘已經發出了變革信號,但一位希臘高級官員表示,目前的私有化目標已經由起初的500億歐元降低,但實現起來仍不切實際,因“希臘的信譽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