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達八天的中秋國慶假期恰逢“金九銀十”交匯,受假期因素影響,各地樓盤的成交表現冷暖不一,總體而言存量住房依舊供應充足,價格因素仍然是決定人們看房買房的關鍵所在。 黃金周往往成為購房者選房看房的好時機,今年國慶假期卻有點“冷”。一項調查顯示,9000名參與調查者中僅12.5%的人表示國慶期間會買房。北京市住建委網簽數據顯示,國慶節假期前三天,二手住宅網簽總量僅為137套,比平日大幅下降。 “十一”期間的杭州樓市也進入“休假”狀態。據透明售房網統計,今年10月頭三天,杭州主城區商品房累計成交量僅為65套,不足9月最后一天成交量的一半,進入十月,樓市成交較前期大幅下降。 9月30日,素有深圳四季度樓市風向標之稱、為期5天的深圳秋季房地產交易會如期舉行。然而,這個打著“咱深圳人的購房節”口號的秋交會,參展的本地樓盤只有20余個,僅占參展樓盤的兩成。并且,其中只有8個項目處于實際銷售期,其余項目只是來“提前打個廣告”。 與深圳相似,長假期間海南省內的各大樓盤門可羅雀。在三亞“尚品華庭”樓盤,售樓人員表示現在樓盤均價24000元每平方米,帶精裝修,但是仍然賣不出去。 一些業內人士認為,深圳樓市上半年前幾個月的淡季不淡,為開發商出貨提供了機會,使得其手中資金較為充裕,支撐了當前的房價。未來,在樓市深度博弈期,開發商的資金情況將決定著房價的優惠力度,不排除房價下調的可能,但大幅降價恐怕很難實現。 業內人士預計,目前已經開始的開發商大肆拿地,會促其加大回籠資金的力度以保持優良的現金流,未來可能仍會采取快速“跑量”的方式,對短期樓市的成交將起一個助推作用。但像去年底那樣采取犧牲利潤“以價換量”的激進方式可能不會再出現,小幅度、階段性地促銷,既保證成交量,又保持價格平穩的市場策略很可能成為主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