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富士康工廠發生的騷亂事件,并非因為中國工人太多,而是因為太少。
這起群毆事件具體原因尚未查明,但由此折射出的中國出口企業所面臨的用工需求上升和利潤縮水壓力卻是不爭的事實。
中國的勞動人口數量已經見頂,未來幾年將開始萎縮。同時,勞動力代際轉移正在發生,吃苦耐勞的第一代工人被他們的子女、對工作待遇有更高要求的下一代所取代。這促使中國工資水平大幅上漲,員工福利顯著提高。
富士康在中國差不多有100萬雇員。2012年,該公司將部分規模較大工廠的基本工資上調了10%。而美國公平勞工協會在2月份發布的審查報告也促使富士康改善了中國工廠的衛生安全狀況并縮短了工時。為控制成本,富士康已將部分生產業務從沿海地區轉移到內陸省份,但問題接踵而至。當用工高峰來臨,富士康不得不在全國各地招募工人并送往山西工廠,這加劇了廠區的秩序壓力。
企業用工荒揭示了為什么在中國出口幾乎陷入停滯之際,勞動力市場卻依然緊俏如故。萬寶盛華對超過4000家公司的招聘意愿作了調查,結果發現,多數企業要么準備在第四季度增加人手,要么計劃維持現有人力不變。中國勞工通訊的報導稱,在一些工人為討薪和裁員抗爭時,還有另一些工人要求漲工資。
富士康固然可憑借蘋果、三星的強勁需求穩住陣腳,業務的多元化程度也為其轉變產品結構、阻止利潤率進一步下滑創造了條件。但即便如此,富士康第二季度的凈利潤還是同比下滑了2.9%。相比之下,那些同樣面臨工資上漲、又沒有優質客戶的出口企業,表現恐怕會更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