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安徽省統計局了解到,今年以來,隨著宏觀經濟增速的放緩,安徽省煤炭業步入“寒冬”期,市場對煤炭需求下降,煤炭價格震蕩下跌,煤炭企業生產和效益明顯下滑,均創近年新低。
據介紹,今年前7個月,作為安徽省工業的支柱行業,煤炭業生產和效益呈現“雙下滑”態勢。從生產看,全省原煤產量9203萬噸,增長7.5%,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6個百分點,低于過去6年平均增幅1.4個百分點;煤炭業增加值403.3億元,增長6%,比去年同期回落2.3個百分點,低于過去6年平均增幅7.7個百分點。
產量增長放慢的同時,收入增長也放緩。1-7月,安徽省煤炭業主營業務收入687.7億元,增長7.8%,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23.2個百分點;實現利潤43.8億元,下降20.5%,明顯差于去年同期32.7%的增長率。
煤炭業發展態勢不容樂觀。統計顯示,與安徽省規模以上工業相比,前7個月,煤炭業增加值、主營業務收入增幅分別低10.5個和10個百分點,實現利潤下降兩成與全省工業增長0.1%形成反差。與全國煤炭業相比,安徽省煤炭業增加值、主營業務收入增幅分別低4.7個和5.2個百分點,實現利潤降幅高12.2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行業虧損企業虧損額及“兩金”占用均大幅度上升。1-7月,煤炭業虧損企業虧損額增長3.74倍,比全國高291.9個百分點;應收賬款、產成品庫存“兩金”分別增長71.6%和76.9%,增幅比去年同期上升59.6個和42.8個百分點。
煤炭業投資增長放緩。前7個月,安徽省煤炭業固定資產投資103.3億元,增長20.6%,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3.5個百分點,比全部投資低2.5個百分點。
業內人士認為,安徽煤炭業目前發展正面臨著嚴峻挑戰,由于國際煤價低于國內,國內煤炭進口大幅增長,而后期煤炭需求整體仍較為疲軟,國內煤炭產能相對過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