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江西省山江湖開發治理委員會辦公室和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聯合發布全國第一份省級層面的可持續發展報告——《江西省可持續發展報告2012》。《報告》稱,由于農業面源污染問題突出,我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水質存在下降風險。 《報告》稱,江西省推進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在取得比較矚目成就的同時,仍面臨著不少問題和挑戰。其中,伴隨著農業化學化和畜禽養殖業規模化快速發展,農業面源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量急劇增加,成為影響江西省河流湖泊水環境質量的重要因素;近兩年來,鄱陽湖枯水期重度污染的水體比例明顯增加,這與近年來鄱陽湖枯水期時間延長而水環境污染物特別是面源污染物排放量不斷增加有關;伴隨著工業化、城鎮化、農業化學化、畜禽養殖業規模化的進一步推進,各類來源的水污染物控制任務不斷加劇,增加了鄱陽湖水環境惡化的風險,保護鄱陽湖“一湖清水”的任務艱巨。 與此同時,江西未來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還將進一步加劇。《報告》稱,未來10-20年是江西實現經濟崛起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可能是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矛盾以及各類社會矛盾相互交織、更為復雜、更為尖銳的關鍵時期,如果處理不當,勢必威脅到江西長遠的可持續發展。 為此,江西提出了未來10-20年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戰略。其目標是到2020年,全省循環經濟建設取得實質進展,資源能源利用效率有效提升;二氧化硫、COD、氮氧化物、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穩定下降,環境質量穩居全國前列;到2030年,建立起完善的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綠色低碳的綠色經濟體系,實現資源能源消耗零增長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度下降;基本建成生態宜居的新型城市群,城鄉統籌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綠色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躋身全國先進行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