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簡稱中鋼協)公布,本周(27-31日)國內市場鋼材綜合價格指數僅為101.53點,而1994年該指數剛推出時為100點。相當于18年后,鋼價水平又要回到原點。而中鋼協官網刊登文章稱,今年粗鋼產量或首現31年來負增長。
前7月粗鋼增量轉為庫存
昨日,中鋼協公布的數據顯示,國內鋼材綜合價格指數只剩101.53點,比上周跌1.75,比去年底跌18.92%。我的鋼鐵網咨詢總監徐向春解釋,此舉意味著,鋼價基本回到了18年前。鑒于這些年來,礦價上漲三倍,成本大漲,鋼企虧損嚴重。
就鋼價如此低迷的深層次原因,中鋼協副會長王曉齊歸結為產能過剩。今年1-7月我國粗鋼產量為4.19億噸,同比還增加2.1%。值得注意的是,新增產量沒有被消化掉,而是轉化為庫存,7月末中鋼協會員企業成品鋼材庫存較同比增加了330萬噸左右,達到1232萬噸,鋼材社會庫存也高于去年同期,五大品種社會庫存總量為1456萬噸,高于上年同期。
今年鋼產量或現負增長
我的鋼鐵網咨詢總監徐向春認為,大鋼廠艱難度日卻不愿意減產,是為了保持市場占有率和客戶等,一旦減產可能出現債務危機。不過,意達鋼材資訊(Steelinfo)資深分析師薛和平分析,鋼材價格大幅下跌、全行業瀕臨虧損邊緣已成事實。因此可以預見,下半年鋼廠減產應對困境,既是形勢所迫,也是無奈的選擇。
根據今年上半年全國粗鋼產量3.57億噸,同比僅增1.8%的實際,以及相關性分析后進一步研判,2012年全國粗鋼產量首現零增長或負增長是大概率事件。那么,今年粗鋼產量將現31年來首負增長,也將是建國以來第七次負增長。
(記者 張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