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有望成為下半年來首個“落地”的券商新政,轉融通近期賺飽眼球。事實上,關于轉融通即將推出的消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就在業內盛傳。今年以來,關于轉融通的各項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隨著上周通關測試的結束,如今該項新政可謂呼之欲出。
據悉,深交所8月20日對其會員發出通知,要求在綜合行情庫中增加轉融通證券出借行情信息,并在8月31日前完成技術系統準備工作。有業內人士表示,深交所發布這個通知,意味著轉融通業務正式推出更進一步,預計9月初就會推出。
所謂“轉融通”業務是指證券金融公司借入證券、籌得資金后,再轉借給證券公司,為證券公司開展融資融券業務提供資金和證券來源,包括轉融券業務和轉融資業務兩部分。但與轉融資相比,轉融券業務的制度安排和實施方案的設計更為復雜。融資融券業務主要是券商把自有資金和自有證券出借給客戶,轉融通則是券商向金融公司借入資金和證券后再轉借給客戶,實質上是證券金融公司對券商的融資融券。
轉融通進入沖刺階段
證監會2011年8月19日證監會公布了《轉融通業務監督管理試行辦法(草案)》(征求意見稿)并表示將適時推出轉融通,這意味著轉融通業務的推出正在臨近。緊接著,10月19日,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證金公司)正式獲得國家工商局的企業名稱核準。證金公司的成立,是融資融券開閘以來第二個突破性進展,意味著醞釀數時的轉融通業務將獲得突破,融資融券將就此駛入快車道。國泰君安研報稱,在我國單一授信的融資融券機制下,證券金融公司在轉融通、乃至整個融資融券中扮演著關鍵作用和核心角色。證金公司將成為整個轉融通業務中融資券的流轉中樞。
10月28日證監會正式發布《轉融通業務監督管理試行辦法》,同時還發布了《關于修改〈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試點管理辦法〉的決定》和《關于修改〈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試點內部控制指引〉的決定》。這意味著證券公司的融資融券業務正式從試點轉入常規。而隨著“轉融通辦法”的正式頒布,轉融通業務也進入最后的沖刺階段。
“兩步走”方案
今年4月份證金公司已經開始組織各家券商進行培訓,證金公司相關負責人曾表示,轉融通試點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此前,交易所、中登公司、證金公司、前三批25家兩融試點券商已進行了三輪聯網技術系統測試。這意味著轉融通業務距正式實施已經越來越近。
近期,中國證券金融公司擬在當前75億元資本金的基礎上,再增資擴股45億元,按相關監管要求以10倍杠桿比例計,這意味著證金公司用于轉融資的資金規模將超過1200億元。中國證券金融公司總經理聶慶平稱,目前轉融通試點推出的各項工作正在加緊準備,公司75億元注冊資金作為初期轉融資資金已經到位,公司擬進一步增資擴股至120億元,目前董事會已通過增資預案,近期將就此召開股東大會。至此,轉融通業務有望年內正式推出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國泰君安就此表示,轉融通隨時可望推出。
據悉,11家券商日前正式遞交轉融通業務試點方案。這11家券商是國泰君安、國信證券、中信證券、光大證券、海通證券、廣發證券、申銀萬國、中信建投、招商證券、華泰證券、銀河證券。據悉,轉融通將分兩步走,轉融資將先問世,轉融券則需要等待市場穩定以及技術測試等準備到位后再擇機推出。
轉融通利好券商行業
轉融通的推出對資本市場存在著較大的影響。如果說融資融券業務形成市場“做空”業務的雛形,那么轉融通業務已經開始正式開啟了市場“做空”時代。東興證券研報稱,傳統市場操作過程中以“做多”為主,即便是融資融券開始之后,由于證券持有者本身的操作能力有限,導致整體成交量較小,但轉融通可以通過再借的方式進行“做空”操作,很顯然這一業務本身擴大金融證券公司的資金杠桿,改變了傳統的靠“做多”的模式來進行市場盈利,對于A股市場而言,轉融通業務開展,“做空”時代產生了,日后,我們將會看到,多空力量在市場運行過程中展開的一系列對決。對于這個問題,有業內人士在此前接受記者采訪時候表示,散戶應防做空風險,最好的方法就是通過對倉位的有效控制來降低風險。
除了對于資本市場產生影響之外,業內普遍認為,轉融通的推出利好券商行業。國泰君安研報稱,轉融通給券商帶來的影響主要有:首先,加杠桿、提升ROE。轉融通作為提升證券公司杠桿的重要途徑,預計可提升證券業杠桿率15個百分點,對于改變證券業盈利模式具有重要意義;其次,放大兩融規模。轉融通可補充兩融資券,短期券商資金相對充裕,推出初期預計以補充券源為主。中長期,隨著各類創新業務開展,券商資本稀缺,轉融通規模勢必超過常規融資融券,成為券商利差與傭金收入的重要來源;再次,增值服務途徑,提升客戶粘性。券商可通過證券融入融出的撮合過程,為機構客戶提供融出閑置證券的增值服務,使客戶取得穩定收益的同時,自身也獲取部分咨詢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