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哥白尼否定地心說、達爾文提出生物進化論一樣,卡尼曼向我們展示了,我們并沒有自己想像的那么理性。
——《經濟學人》
大多數人都會答錯的數學題
在打開《思考,快與慢》這本書之前,請先回答一個簡單的數學題:球拍和球共花1.10元,球拍比球貴1元,球多少錢?無論你最后是否答對,在最初看到這個題目的瞬間,你可能很快便會想到一個答案:0.10元,但這個答案是錯的,仔細思考一下你不難得到正確答案:0.05元。成敗可能只在于你有沒有將那個錯誤答案脫口而出。
不要因為答錯了而感到氣餒。根據一項研究,美國上萬名大學生都回答了這個球拍和球的問題,其結果令人吃驚。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普林斯頓大學中50%以上的學生給出了這個直覺性的錯誤答案。在聲譽稍差一點的大學里,則有80%以上的學生沒有理性地驗證答案就將其脫口而出。《思考,快與慢》一書中,不厭其煩地列舉了類似上文的種種因缺乏謹慎思考而“脫口而出”的錯誤,徹底改變你對思考的看法。
《思考,快與慢》是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丹尼爾·卡尼曼五十年的心血之作。丹尼爾·卡尼曼是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家之一。他因對判斷和決策制定的理性模式提出挑戰而獲得2002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他的研究打開了社會心理學、認知科學、對理性與幸福的研究以及行為經濟學的新局面。本書就是他多年研究和思考成果的集大成之作。
直覺和偏好的失誤
《思考,快與慢》是社會思想的一部里程碑式著作。在書中,卡尼曼帶領我們體驗一次思維的創新之旅。他認為,我們的大腦有快與慢兩種作決定的方式。常用的無意識的“系統1”依賴情感、記憶和經驗迅速做出判斷,它見聞廣博,使我們能夠迅速對眼前的情況做出反應。但系統1也很容易上當,它固守“眼見即為事實”的原則,任由損失厭惡和樂觀偏見之類的錯覺引導我們做錯誤的選擇。有意識的“系統2”通過調動注意力來分析和解決問題,并做決定,它比較慢,不容易出錯,但它很懶惰,經常走捷徑,直接采納系統1的直覺型判斷結果。
卡尼曼指出,本書討論的很多內容都與直覺的成見相關。“然而,對過失的關注并不意味著我們在詆毀人類智慧,這就如同關注疾病并非否定健康一樣。大多數人在通常情況下都是身體健康的,他們做出的決策、采取的行動往往也是恰當的。生活中,我們往往跟著印象和感覺走,憑直覺引導行事,而且我們覺得這種直覺和偏好很可靠,這種自信通常也是正當合理的。不過,也不盡然。我們經常在自己出現失誤的時候還信心滿滿,此時,旁觀者往往比我們自己更容易發現這些失誤。”
為了使讀者真切體會到“系統1”和“系統2”這兩個主角的特點,卡尼曼介紹了很多經典有趣的行為實驗,指出我們在什么情況下可以相信自己的直覺,什么時候不能相信;指導我們如何在商場、職場和個人生活中做出更好的選擇,以及如何運用不同技巧來避免那些常常使我們陷入麻煩的思維失誤。
正如《魔鬼經濟學》作者、芝加哥大學杰出經濟學教授史蒂文·列維特所言,“關于我們的大腦有多容易上當,這本書作了全面、有說服力的論述。根基于自己的和多位心理學家、經濟學家與其他專家的研究成果,卡尼曼擁有了一種卓越的能力,能夠把數十年以來的研究成果以一種有趣的語言呈現出來,即使門外漢也能看得懂。這本書是一本非常重要的書。許多科學書通常是前后不一的,一些有趣的章節后面往往跟著一些枯燥乏味的內容。這本書就不是這樣,它既是有分量的一本書,同時充滿了魅力和實用性,適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每個人都應該讀讀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