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網數據顯示,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在大富科技)擔任獨立董事的譚建榮、耿建新和王武龍是薪酬最高的獨董,每年從大富科技領取的薪酬均為20萬元。
而實際上,譚建榮和耿建新,本身就在大學以及其他機構中擔任數職,而且,除了擔任大富科技的獨董外,譚建榮還身兼興源過濾和杭氧股份的獨董,耿建新還擔任和佳股份、京東方A和首航節能的獨董。
譚建榮和耿建新到底能有多少精力放在大富科技中呢?答案是否定的。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何2011年4次股東會譚建榮都未參加。
按照每次股東會或是董事會一天時間來算,從2010年和2011年譚建榮和耿建新實際參加股東會和董事會情況來看,譚建榮每次參加會議的薪酬是3.33萬元,耿建新為2.35萬元。
此外,在任職大富科技獨立董事的兩年中,三位獨立董事對董事會和股東會決議全部投贊成票,淪為“點頭先生”。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大富科技的業績從2011年開始出現大幅下滑,其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8720.82萬元,同比下滑25.36%。其2012年業績下滑加劇,上半年業績快報顯示,其凈利潤同比下滑63.08%。
同時,持有大富科技的投資者也并未從大富科技收益。其股價也不斷創出歷史新低,7月31日達到最低價24.03元(后復權),相對于發行價49.50元,股價已經跌去51.45%。
獨董身兼數職
大富科技的三位獨立董事,除了擔任大富科技獨立董事之外,還數職纏身,讓人懷疑他們到底有多少精力能夠放在上市公司身上。
三位獨立董事之一譚建榮,現年58歲,從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擔任獨立董事。
譚建榮本身是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系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
譚建榮還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機械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04)專項咨詢委員會成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第九屆第十屆評審組成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理事、中國工程圖學學會副理事長,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會機械學科分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工程圖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
耿建新現年58歲,也是教授、博士生導師。1993
年至今在中國人民大學會計系、商學院工作,目前為財政部會計準則委員會委員,中國會計學會理事、學部副主任、學術委員,中國審計學會理事、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等。
王武龍現年72歲,2002年至今任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目前兼任國務院三峽建設委員會三峽樞紐工程稽查組組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智庫)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企業投資協會副會長、中國能源網研究中心顧問委員會主任、中國投資協會顧問、中國工程咨詢協會顧問。
除此之外,21世紀網數據顯示,譚建榮還同時擔任興源過濾和杭氧股份的獨董,至于獨董耿建新就更忙了,除了擔任大富科技獨董,還擔任和佳股份、京東方A和首航節能的獨董。
數據顯示,譚建榮從興源過濾和杭氧股份每年拿到的薪酬為9.6萬元和6萬元;耿建新從和佳股份、京東方A和首航節能分別拿到的薪酬為6.29萬元、12.11萬元和1萬元。
兩年無一例反對票
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并不在公司擔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職務,并與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東不存在可能妨礙其進行獨立客觀判斷的關系。
但是目前,上市公司中“獨董不獨”的現象似乎已經司空見慣,對于投資者來說,指望獨立董事去制衡董事會內部的權力結構近乎天方夜譚。
數據顯示,大富科技的三位獨立董事,是上市公司的絕對擁躉,兩年來并未投過一次反對票或是棄權票。
2010
年大富科技共召開了5次董事會會議和2次股東大會,譚建榮親自出席4次董事會會議,委托獨立董事王武龍代為出席并投票表決1次;譚建榮親自出席股東大會1次,缺席1次。
耿建新出席董事會會議5次,親自出席5次;親自出席股東會1次,缺席1次。王武龍親自出席了5次董事會,親自出席股東會1次,缺席1次。
大富科技2011
年度公司共召開了7次董事會會議,譚建榮全部參加。但是4次股東會,譚建榮竟然都未出席,其中一次是獨董王武龍代為參加。
這4此股東會分別為2010年年度股東大會和3此臨時股東大會,從內容上來講,這4次股東會對大富科技以及大富科技的投資者來說都非常重要。
第一次股東會審議內容主要是《2010年度財務決算報告》的議案以及2010年度利潤分配方案;三次臨時股東大會分別審議了使用部分超募資金投資深圳數字移動通信基站射頻器件生產基地的議案、《2011年半年度利潤分配預案》的議案、《以部分超募資金歸還銀行貸款和永久性補充流動資金》等。
耿建新2011
年度則全部出席了7次董事會會議和4次股東大會;王武龍2011
年度也出席董事會會議7次,4次股東大會中,其本人親自出席3次,缺席1次。
而2010年和2011年的所有議案,三位獨立董事均投出贊成票,沒有一票是反對票或是棄權票。
大富科技業績劇降
不過,在獨立董事都自認為自己做到了勤勉負責的同時,大富科技上市一年之后業績就出現大幅下滑。
大富科技2010年業績延續了上漲勢頭,當年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5081.11萬元,同比增長79.69%。
但是2011年開始,其業績就開始大幅下滑。其2011年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8720.82萬元,同比下降25.36%。
2012年上半年業績快報顯示,大富科技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810.57萬元,同比大幅下降63.08%。
對于業績大幅下滑的原因,大富科技稱主要原因在于報告期內,宏觀經濟及通信行業不景氣,部分主營業務產品銷售價格繼續下降;同時,由于大富科技規模擴大、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固定資產折舊費用等的增加,
使公司產品毛利率下降。
同時,大富科技稱,公司為發展現有業務、積極進入新的市場及領域,實施了一系列投資并購行為,具體包括:收購飛創(蘇州)電訊產品有限公司部分資產、收購弗雷通信技術(深
圳)有限公司100%股權、收購成都意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股權并增資等,在此過程中產生了相應的投資并購費用,整合后的協同效應將在下半年逐漸釋放出來。
在業績由增轉降的同時,大富科技股價也不斷下降,并且不斷創出歷史新低。其7月31日達到最低價24.03元(后復權),相對與發行價49.50元,股價已經跌去51.45%。
而其市值也大幅縮水。2011年1月5日,其總市值最高達到118.93億元,而2012年8月3日,其市值最低為35.52億元,市值縮水7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