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中國證監會網站公布了創業板發行審核委員會2012年第64次會議的審核結果——深圳市神舟電腦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神舟電腦”)首發獲通過。不過,雖然神舟電腦沖擊創業板成功,但是此前媒體紛紛質疑神舟電腦明顯存在“美化報表”的嫌疑。
根據神舟電腦IPO文件顯示,神舟電腦此次擬發行8200萬股,發行后總股本8.2億股,本次上市募集資金將用于14.99億元的昆山筆記本電腦研發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和與主營業務相關的營運資金項目。IT行業資深人士曲敬東通過微博表示,“不知道神舟電腦擴大產能生產的筆記本電腦賣到哪里,它將是下一個漢王科技。通過證監會審核令人驚訝,投資人和股民要小心!
PC已是夕陽產業,靠分紅167年收回成本
市場分析公司IDC和Gartner的報告顯示,2012年第二季度全球PC銷量為8750萬臺,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1%。這一數據在中國市場稍好,據IDC預計2012年中國整體PC市場出貨量將達到8030.7萬臺,和2011年度比較增長率將達到9.4%。即使面對9.4%增長率,神舟也要面對諸如聯想、惠普和戴爾等巨頭競爭。
據市場研究公司IHS
iSuppli預測,2012年聯想在中國PC市占率將達36%,出貨量將達到2990萬臺。其次是宏基11%、戴爾8%、惠普6%、華碩份額約為6%。接下來的三個品牌都是國內品牌:同方,海爾與神舟。神舟電腦在行業中處于第二集團,市場排名位居聯想等多個企業之后。
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李易表示,全球PC行業在走下坡路,甚至可以算是夕陽產業。神舟電腦與創業板兩高六新的標準是相違背的。”
同樣,面對眾多市場同行,神舟電腦模式已經明顯落后。國際PC巨頭戴爾、惠普目前已經明確不再把PC作為主業來經營,而聯想也已經提出PC+計劃,包括宏基等中國臺灣廠商都已經轉型到移動互聯產業當中。神舟電腦此時還將募集資金用于擴大PC產能,明顯與行業大趨勢不同。
李易甚至認為,如果死守PC業務,將對企業未來十分不利,“神舟電腦需要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的優勢,實現業務上的轉型”,甚至可以“放棄PC業務”。
有網友在談到神舟電腦上市首發價格認為,按照目前創業板電子信息行業34倍的市盈率計算,神舟電腦的發行價約為13.9元/股。在神舟電腦招股書顯示,公司年度現金分紅金額原則上不低于當年實現可供分配利潤總額20%,并且任何連續三個會計年度內以現金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不少于該三年實現年均可分配利潤的30%。如果按照這個分紅比例計算,投資需要167年才能收回成本。
神舟電腦毛利率偏低,經營安全邊際極低
根據招股書顯示,神舟電腦最近三年毛利率為15.22%、15.81%和15.55%,三年綜合毛利率為15.53%,但是神舟電腦的銷售凈利率卻是低的罕見,三年銷售凈利率僅為5.29%、5.54%和5.21%,三年綜合銷售凈利潤為5.34%,如果神舟電腦“三費”(包括管理費用、營業費用、財務費用)上升超過6%,公司將面臨虧損局面。據上市公司2011年年報顯示,將近2400家公司中,僅有364家公司的2011年全年管理費用降低,能夠保持主營與凈利增長并且能管理費不增加的公司則少之又少。
神舟電腦2010年較2009年預付帳款增長230%,2011年較2010年增長198%,三年預付帳款增長455.88%。新浪網友“世雄視點”認為,“如果采購未付款入庫結算成本作為應付款結算,那么預付款就是款已經支付存貨沒有采購入庫所致,難怪公司存貨周轉如此低!”神舟電腦2011年周轉率4.50次,2011年PC行業平均存貨周轉率為13.87次,而2011年聯想電腦的存貨周轉率則是高達18.91次。
2011年神舟電腦申請IPO時,其2009年、2010年凈利潤合計為4.86億元,而同期經營活動凈現金流合計僅為24萬元,公司凈利潤與經營活動凈現金流存在明顯差異。而根據此次披露的財務數據,2011年的凈利潤約為2.97億元,經營活動凈現金流則為2.4億元。對于如此巨大的變化,神舟電腦給出的解釋是:2009年出于對經濟復蘇的預期,當年加大了原材料等采購力度,存貨大量增加所致。
神舟電腦經營另一大隱憂是,其公司是典型一股獨大準上市公司,吳海軍合計持有92.01%的股權,是神舟電腦的實際控制人。神舟電腦在招股書提示投資人,由于絕對控股,作為神州電腦的實際控制人,吳海軍可能利用其控股股東和主要決策者的地位,對重大資本支出、關聯交易、人事任免、神舟電腦戰略等重大事項施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