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8月4日從廣州多家中介獲悉,7月份二手住宅成交量環比6月上升,繼3月份以來持續保持在一定高度,反價現象漸生。中原地產更稱,該公司7月份促成的二手住宅成交量創下2011年以來的單月最高水平,環比6月大增約20%。但房管局陽光家緣網顯示,廣州十區二手住宅成交量自今年3月以來持續走高。但與去年同比,則全市十區成交量無一例外大跌四成以上。
成交量自今年3月以來持續走高
房管局陽光家緣網顯示,廣州十區二手住宅成交量自今年3月以來持續走高。但與去年同比,則全市十區成交量無一例外大跌四成以上,天河、白云、黃埔、蘿崗則大跌五成以上,二手房交易活躍區天河、白云分別跌53.47%、55.62%。
這與中介公司所反饋的數據相悖。中原地產研究部副經理瞿中奇表示,“從公司目前的成交量看,已經恢復到往年市場的正常成交水平。合富置業對比發現,今年上半年二手住宅成交量同比去年減少一成半左右,遠未到達房管局所顯示的跌近五成。中聯地產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成交量比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輕微上漲1.2%。
“現在店里平均日新增客比去年同期增加25%。以往,平均30次看樓成交1套二手房,現在平均24次看樓就成交1套二手房。”中聯地產市場部負責人介紹,中聯今年2-6月平均單店成交二手房比去年同期上漲37.2%,7月份成交亦環比上漲一兩成。
廣州美聯物業副總經理林勁松介紹,近幾個月市場回暖,看房客數量也略微遞增,增長較去年有50%,成交量也漸次好轉。合富置業、滿堂紅亦稱,成交量環比漲一成左右。
賣家反價現象漸生
去年下半年以來,賣家放賣一套房可能幾個月無人問津,近期這一現象有所改觀。
市民梁先生7月份放賣白云區機場路的一套房子,“才放盤一周,電話接得手軟,有個客見面就敲定了”。梁先生稱,今年初他的同事為了換房賣一買一,價格也是市場價,但放盤幾個月最終還是拖到6月底才賣出去。
中原地產認為,二手盤源經過幾個月的消化之后開始略顯緊缺;業主心態隨之增強,讓價現象已經甚少,反價現象漸多,好在暫時反價幅度不大———一般在兩三萬元。據介紹,該公司7月份出現成交量環比下跌的越秀區,與大部分業主心態比較硬,甚至有部分小業主出現2%至5%的反價。不過,仍有一些買家能接受業主反價,購買意愿較強。
合富置業統計,目前有降價成交的個案從三個月前的10%以上收窄到目前的5%以內,部分此前有降價出售意愿的業主也將之前所降的價格回歸與市場價持平,調高幅度一般在3萬-5萬元之間。
兩個數據反映的時段不同
就官方與市場的成交數不一致,合富置業首席分析師龍斌分析認為,這與二手住宅登記有滯后性及實行網簽的時間順序有關。
“比如一次性付款成交,今天成交了本可以網簽的,但他們可能先不去網簽;按揭貸款的,有可能先網簽了,一個月后再辦理登記;如果賣家有抵押的,可能網簽之后還得等賣家提前還貸完再貸款;公積金拖的時間就更長了”。龍斌表示。
“之所以官方統計成交量同比跌了近五成,主要都是上半年的數據,都是低迷時間的成交”。滿堂紅市場部高級經理周峰周峰認為,房管局的數據起碼滯后三個月。去年第四季度、今年第一季度是廣州樓市最低迷的時期,由于數據滯后三個月且一并累積至今年上半年才在房管局系統出現,造成上半年所登記的數據同比大跌。
相關新聞
去年至今中介機構 新開比關的多147家
去年春實施限購以來,廣州樓市成交低迷,陸續有二手中介出現關閉現象。但有冷市關張,也有冷市新張,從去年1月1日至今年6月30日,新張的中介機構比關閉的中介機構共多了147家。
記者從有關渠道獲悉,去年至今年,廣州市二手中介機構有登記備案(不計門店)的保持在2000多家(均含后來關閉的),且數字呈累計增加狀態。比如去年底登記在案的中介機構就比去年上半年多了203家;今年上半年又比去年底多了125家;截至8月3日,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廣州又新增20家中介機構。
“廣州的中介數量相對比較穩定,大型公司整體關閉的情況不大,主要關閉的都是一些中小型中介”。知情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