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人壽又現高管人事更替。
8月2日,記者從生命人壽證實,其分管銀保業務的副總經理高煥利已辭職。生命人壽對本報回應稱,“高總辭職是個人原因,其他的方面我們也不是很清楚。公司目前的銀代工作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高煥利也證實確實已提出辭職,是由于身體原因,目前正在休假。對市場傳聞他要去陽光保險,他予以否認,“保險圈就這么大,我真要去哪還不是盡人皆知。目前在專心休息。”
高煥利的辭職也標志著生命人壽老新華“鐵三角”的解體。生命人壽總經理楊智呈,副總經理趙子良、高煥利都有新華人壽工作背景,三人曾被市場稱為“鐵三角”。高煥利被削權,生命人壽舊部則分享到更多權力。之前,楊智呈就傳被老東家新華人壽挖角。倦鳥歸巢不是沒有先例。
“老新華”浮沉
雖然高煥利和公司都堅稱辭職是由于個人原因,但不止一位生命人壽內部人士向本報記者證實,他的辭職是公司內部矛盾升級的結果。
生命已在全公司發文件稱“鑒于高煥利同志因個人原因提出申請"經研究決定"暫停其在公司的一切職務。”高煥利的職位已由“老生命”黃新篁接替,黃的正式任命文件已經下發至生命全國各分公司,文件稱“黃新篁同志分管壽險公司銀保創新部、銀保培訓部、銀保管理部”。黃新篁同時還是生命人壽資產管理公司的總經理。保監會網站顯示,保監會也已經核準黃新篁擔任生命人壽副總經理。
在生命人壽內部,流傳的關于高辭職的說法是,董事長啟用了很多生命老臣,從新華過來的“鐵三角”楊智呈(現任生命人壽總經理)、趙子良(現任生命人壽副總經理)、高煥利的權利被攤薄。“高煥利由"主管"銀保工作變成了"協管",因此萌生退意。由于高煥利可能出走,為穩定楊、趙軍心,給他們加了權。”不止一位生命人士這樣描述。但是該說法,并沒有從生命人壽得到證實。
黃新篁曾任銀代本部副總經理、人力資源部總經理,天津分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是典型的老生命派。
生命人壽成立僅10年,近4年以來高管頻繁更換,從2008年的李鋼到俞士杰、段景泉,楊智呈已是第四任總經理。2009年底,楊智呈從老東家新華保險精算師的位置辭職,跳到生命人壽擔任總精算師,與其組團跳槽的還有兩位銷售干將原新華人壽運營中心總經理趙子良、銷售中心總經理高煥利。2010年10月,楊智呈正式就任生命人壽總經理。趙、高分別任分管個險和銀保兩大主銷售渠道的副總經理。楊、趙、高三位曾被稱作新華“鐵三角”。
銀保下滑是導火索?
從2010年開始,在“鐵三角”的帶領下,生命人壽不斷擴張機構、大量增員,自此告別“不溫不火”而超速增長。在近兩年壽險業陷入增員難、銀保受限等多重壓力之下,
2010年實現保費收入153億,同比大增119%。去年保費同比增53%,市場份額繼續攀升至2.44%。而在2008年、2009年生命人壽保費還僅僅為80億、70億。楊智呈4月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的保費收入目標為400億。
但是,進入2012年以來,生命人壽已現頹勢,過去兩年猛漲的輝煌不再。今年上半年生命人壽保費收入為143億元,同比微增2.47%。
市場傳言,生命人壽今年來業績下滑是由于控制運營、傭金等費用所致。生命內部人士則表示其實主因是銀行保險業務下滑,“2012年一季度,公司個險正常增長,銀保則隨著行業整體萎縮出現下滑,銀行躉交業務下滑較為明顯,生命的銀保業務占比又較高。”這或許是高煥利被“削權”的導火索。
內部人士也證實,“今年預算確實少得出奇,經費不足,生命總公司將30多個部門合并為20多個以節約成本,費用管理也更加嚴格。在同業猛"挖墻腳"讓公司名聲不太好,銷售誤導投訴和違規遭罰案件在增加,公司內部都已意識到內控的薄弱。”
但生命人壽對費用的嚴格控制、人員撤并并不是由于資金緊張。過去兩年里,生命人壽7次注資,注冊資本從22.5億增至94.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