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省區陸續公布上半年經濟數據,在已公布的數據中,有16個省區的上半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速度明顯快于GDP增幅。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在接受中國網財經中心記者采訪時表示,各省調高最低工資指導線以及結構性減稅政策在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長中發揮了作用。
16個省居民收入“跑贏”GDP 廣東領先最多
根據中國網財經中心統計發現,上海、浙江、北京、廣東、福建、遼寧、湖南、湖北、廣西、四川、安徽、云南、河北、吉林、江西和寧夏這16個省區的2012上半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超過了GDP的增幅。
雖然寧夏是上半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最快的地區,但從“超速”比例來看,廣東的增速快過GDP增幅6.1個百分點,是領先最多的省區。
在統計的數據中,四川的上半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與GDP增幅差別是最小的,收入增速超GDP
增幅1個百分點。
12省區超過全國平均增速 中西部增長強勁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的GDP增速為7.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義增長13.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7%。
通過觀察可以發現,在已公布的18個省區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有遼寧、湖南、湖北、廣西、四川、安徽、云南、江西和寧夏這9個省區的增速都在14%以上。
綜合數據可看出,已公布的18個省區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都在全國GDP增幅以上。其中,12個省區超過了13.3%的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速,9個省的增速甚至達到了14%以上。
與此同時,我們可以發現,中西部地區的省份仍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在這18個省區中,近一半都是中西部省份,其上半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在13.3%的全國平均水平以上。
收入分配改革和結構性減稅政策發揮作用
2011年底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2012年工作五大任務,其中“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成為最大亮點。對此,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財貿所所長高培勇指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財政政策要繼續完善結構性減稅政策,加大民生領域投入,積極促進經濟結構調整,這意味著結構性減稅將成為2012年財政政策的重心。
而據人社部日前最新公布的數據,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有16個省份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平均調增幅度為19.7%。目前月最低工資標準最高的是深圳市(150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準最高的是北京市(14元)。12個省份發布了2012年度工資指導線,基準線增幅普遍在14%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