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南寧市廂竹大道的南寧花鳥市場內,《經濟參考報》記者在一家號稱有“食人鯧”售賣的店里看到,一個魚缸里養著四五十條小魚,每條長度在4厘米左右。店里的工作人員說,這些鯧魚很兇猛,不能與其他魚混養。當記者詢問是否有大一些的食人鯧賣時,這名工作人員說,由于大的成本太高,一般不進貨,但如果顧客有需要,可以先預定再從廣州進貨過來。 記者以每條5元的價格購買了兩條上述小魚。經專家鑒定,記者買到的“食人鯧”實際是“淡水白鯧”,是我國10多年前引進、目前已經形成產業的一種外來魚種。 記者調查發現,外來生物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在南寧、柳州等地,外來物種在市場上隨處可見。記者在位于柳州市榮軍路“南方花鳥市場”上看到,有人明目張膽出售兇猛外來水產動物。 “有沒有兇一點的動物賣?”記者問花鳥市場水族魚類區一經營點的女攤主。 “有!”女攤主拿起一個裝有兩條約20厘米長鱷魚的透明塑料箱子,向記者推銷鱷魚。女攤主說,這是泰國鱷,600元一條。 記者問:“這樣的鱷魚可以長多長?長大了咬人怎么處置?”這名女攤主說可以長到一米多,至于養大了怎么處置,她不是很清楚。 記者在另一家水族經營門面里看到,這里也擺放著外來水生動物。老板向記者推介了外來水生的龍魚和地圖魚,為展示魚的“兇猛”,他特意將兩條大拇指長的小魚丟進水族箱,結果小魚瞬間被吞食。當記者詢問是否有外來鯧魚類出售時,這名老板表示,現在店里面沒有鯧魚類魚種,如果需要的話可預定,“我們從廣州進貨,每條價格大約為5元。” 在“食人魚咬人”事件發生之后,柳州漁政、工商等部門組成檢查組到市場上進行了執法檢查,未發現售賣食人鯧的情況,但存在不少其他外來兇猛生物售賣的情況也讓執法人員擔憂。 “我們檢查中發現了雀鱔、清道夫、虎頭鯊、巴西龜、鱷魚龜、鷹嘴龜、鱷魚等兇猛動物售賣,而這些外來生物如果放生到自然界中,將造成嚴重的生態危害。”柳州市漁政漁港監督管理站執法人員王平均說,“僅雀鱔就發現有七八家在賣。” 不僅市場上可以買到外,在網絡上,記者查到不少網店售賣“食人鯧”,一家網店顯示標價僅為15元/條,“浙江寧波至廣西柳州快遞12元”,該網店標明“絕對保真”。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副所長胡隱昌介紹說,目前沒有證據顯示我國珠江流域和其他流域內有食人鯧存在。但他也擔心,由于食人鯧適應性強,珠江流域的水溫等條件非常適合食人鯧生存,加上“食人鯧”強大的繁殖能力,其對生態環境是一大威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