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皇明股份繁極一時。 2008年12月12日,美國高盛、鼎暉投資國際兩大頂級投資機構首批一次性投資皇明股份近一億美元,并積極推動皇明集團的上市工作。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鼎暉投資董事長吳尚志、原山東省副省長黃勝等都對皇明股份大加贊賞。 吳尚志介紹,在被投資公司的選擇上,鼎暉一般遵循兩個原則:一是該企業所處的行業非常有發展前景;二是該企業是這個行業中最具競爭力的行業龍頭。高盛(亞洲)董事總經理張奕亦表示,在全球金融危機蔓延、經濟出現疲軟的情況下,皇明集團卻逆勢而上,呈現強勁發展勢頭。 而時任山東省副省長的黃勝也指出,根據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一五”規劃》,山東省將繼續加快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應中的比重,積極扶持皇明等可再生能源企業的發展,并大力支持德州市和皇明集團共同承辦的2010年世界太陽城大會。“皇明股份不但沒有萎縮,反而要大規模擴張。”黃勝坦言。 一時風頭無二的皇明股份,其近況卻不容讓人放心。記者從皇明股份的控股股東皇明控股的財務數據中發現,2008年、2009年、2010年和2011年9月末,皇明控股合并報表的凈利潤分別為1.97億元、1.09億元、0.75億元和0.28億元。從這組財務數據中可以看出,皇明控股近幾年的盈利能力明顯下滑。 截至2011年9月30日,皇明控股下轄2家全資子公司、12家控股子公司,其中6家子公司2011年1-9月未開展經營活動,無營業收入。子公司中除皇明股份外,其他子公司2011年1-9月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虧損,合計賬面虧損0.60億元。如果皇明控股其他合并報表的公司虧損沒有進一步加劇,皇明控股利潤連年下滑將反映出皇明股份的利潤并不樂觀。 除了自身經營不善之外,國內的行業競爭亦使得皇明股份面臨巨大壓力。 目前國內有3000多家企業從事太陽能熱水器以及其他相關熱利用產品,隨著眾多廠商涌入太陽能熱水器市場,行業競爭日益激烈,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生產存在著產能過大,光伏產業面臨產能過剩風險。皇明控股在其債券募集書中也坦陳,“隨著競爭的加劇,公司面臨的市場份額下降的壓力不斷增大。” 與同行業的日出東方2010年主要財務數據對比來看,皇明股份的營業收入明顯呈現弱勢。 2010年,日出東方實現營業收入24.99億元、凈利潤1.26億元,經營性現金凈流量為3.15億元。而同期皇明股份的營業收入僅為23億元、凈利潤為1.39億元。 截至2011年末,日出東方已經實現營業總收入30.95億元,利潤總額4.47億元,凈利潤3.70億元的良好業績。而皇明股份截至2011年9月30日,實現營業收入10.57億元,凈利潤1.01億元。皇明股份對于2011年以及2012年業績下滑之說不愿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