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醫學期刊》和英國調查采訪局2010年6月4日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世界衛生組織的3名專家從生產達菲的藥廠收受賄賂,有意制造了甲流病毒的恐慌。
受賄賂的世衛組織專家分別為:美國弗吉尼亞大學病理學專家弗雷德·海頓博士、密歇根大學的阿諾德·蒙托博士,以及萊斯特大學的卡爾·尼科爾森博士。作為回報,這3人為廠商出謀劃策,并使世衛組織聽從他們的建議,使達菲成為治療甲流的首選藥物。
據了解,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達菲為羅氏制藥獨家生產。調查結果稱,各國政府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大量購買達菲,為羅氏公司等帶來了數十億美元的利潤。
這項調查結果還指責了葛蘭素史克公司,但沒有提及相關產品。不過,在中國市場,羅氏公司生產的達菲和葛蘭素史克公司生產的樂感清,一度是官方公認的兩種主要的防治流感藥物。
無獨有偶,歐洲委員會議員代表大會下屬社會、衛生委員會日前在法國巴黎發布的報告也認為,世衛組織沒有如實評估甲流威脅,疫情對策引起“廣泛且不必要”恐慌,致使多國家因采購達菲、疫苗等浪費巨額資金。
但世衛組織駐華代表處新聞官陳蔚云6月9日在給本報的書面回復中表示,“我們沒有過度渲染和夸大這個危險,一直認為疫情存在不確定性。我們接觸各類機構以尋求幫助,避免疫情擴散。同時努力保證收集的信息不被企業或其他利益相關方所左右。”
對于世衛組織專家“涉嫌賄賂”的指責,陳蔚云表示,“所有專家都簽署了保證書,以保證制衡和不被商業利益所左右!
去年6月,世衛組織把甲型流感警戒級別提升至最高級6級,這是該組織41年來首次將流感警戒級別提升至6級。
但是這一做法幾乎從一開始就存在質疑。一個名叫沃爾夫岡·沃達格的德國流行病學專家早前就提出:甲流疫情其實是“本世紀最大的醫學丑聞之一”,“在我們眼前,其實只有輕微的流感和一場造假的疫情!
今年1月份,歐洲委員會決定對世衛組織的甲流對策是否恰當進行調查,而主持這場調查正是沃達格。
另外,據記者了解,為回應外界質疑,世衛組織已組織專家成立獨立調查小組,審查自身應對甲流疫情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