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日發表《中國的稀土狀況與政策》白皮書稱,將對稀土資源實施更為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標準和保護性開采政策,形成合理開發、有序生產、高效利用、技術先進、集約發展的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格局。
稀土是一種不可再生的重要自然資源,中國是稀土資源較為豐富的國家之一。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蘇波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說:“中國以23%的稀土資源承擔了世界90%以上的市場供應。中國為全球稀土行業的發展,為全球工業經濟的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但中國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稀土行業的發展。”
美國地調局2009年公布的中國稀土儲量是3600萬噸,約占世界儲量的36%。對此,工信部稀土辦公室主任賈銀松表示,“這些數據并沒有說明來源,我們認為不夠確切”。
中國政府對稀土資源高度重視,國土資源礦產部門進行了專門的核查,2009年公布的數據是1859萬噸,按此計算,約占世界儲量的23%。
然而,目前世界稀土市場總產量90%以上來自中國。“中國稀土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突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資源的過度開采、環境的嚴重污染、產業結構不合理以及價格扭曲。”
蘇波在發布會上展示了群眾來信寄給他的照片,照片顯示昔日的青山綠水如今變成荒山野嶺,生態環境極度惡化,泥石流等多發。
“如果說在稀土的開采冶煉當中有一些廢水、廢氣、尾渣,我們還可以采取環境治理的辦法來解決。但是像我了解的贛州的中重稀土開采,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當地政府說,造成的污染需要380億元來治理。”
據介紹,目前在全球稀土的大部分儲量國都關閉了工廠,很多是由于稀土的開采生產污染環境。
“關心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是中國政府最主要的職責。沒有一個國家的政府在環境遭到重大污染、資源遭到重大破壞的情況下不計后果,仍然不斷地開發一種產品。”蘇波表示,中國政府將通過采取綜合治理措施,提高了環境保護的準入標準,開展環保的核查和治理,采用較先進的工藝和設備,進一步加強對稀土行業的管理。
在統籌考慮國內外市場、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以及國內生產情況下,中國嚴格控制稀土開采和生產總量,合理確定稀土出口配額總量,基本滿足國際市場正常需求。
然而,今年3月份,美國和日本通過WTO框架對中國稀土出口提出了磋商。“我們對此感到很遺憾。中國加強稀土行業的管理,根本目的是保護環境和資源,促進可持續發展。這些措施是完全符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
工信部稀土辦公室副主任高云虎介紹說,2011年中國計劃出口稀土產品實物量3.02萬噸,實際出口1.86萬噸,僅完成計劃的61%。“這個事實說明,在加強出口管理的情況下,中國的稀土是滿足了世界市場需求的。”
針對國際關注的中國稀土價格上漲問題,蘇波認為,稀土的價格上漲完全屬于理性的回歸。他介紹,2000年—2010年,黃金、銅、鐵礦石的價格上漲了4.4倍、4.1倍和4.8倍,稀土的價格僅上漲了2.5倍。
“稀土的價格是市場形成的。”蘇波說,“中國政府從來沒有干預過稀土的市場價格,也沒有利用市場價格的上漲來獲取經濟利益。”
高云虎同時表示,中國愿意通過雙邊和多邊機制加強與有關各方的溝通和磋商,愿意共同解決稀土生產和貿易中產生的問題,促進稀土訴訟早日解決,促進稀土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中國也會積極地運用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切實維護中國的正當權益。”高云虎說。
據介紹,中國將繼續鼓勵外商投資稀土環境治理、廢舊產品回收再利用和高端應用,以及稀土生產裝備制造等領域,不斷地提高中國在稀土生產當中保護環境、保護資源的能力和水平。
賈銀松表示,中國將在加強保護資源和環境的同時,繼續向國際市場供應稀土,也希望其他有稀土資源的國家來共同承擔責任、共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