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未來可能彈性延遲領取養老金年齡,這一消息如巨石擊水,迅速引起熱議。從輿論上看,反對者多,支持者少。
專家分析,此次人社部強硬表態延遲領取養老金年齡或是無奈之舉。對于漏洞很多的養老保險制度來說,也許只能是揚湯止沸。
原因:養老金支出面臨壓力
6月5日,人社部公開稱,推遲退休年齡已是一種必然趨勢,人社部將適時提出彈性延遲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的政策建議。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社保專家分析,過去人社部每次提到延遲退休年齡,就會招致一片反對。每次一有反對,人社部就會退縮,放棄不討論。然而,這次語氣比較堅定,一方面從國際范圍來看,確實是必然趨勢,另一方面,由于中國老齡化進程加速,養老金支出面臨極大壓力。
根據5日公布的《2011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去年全年中國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總收入16895億元,其中征繳收入13956億元,各級財政補貼2272億元。全年基金總支出12765億元。
盡管從數據來看,目前中國城鎮基本養老保險總收入依然大于總支出,但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分析,中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收支狀況還比較樂觀,只是因為連年的財政補貼和不斷擴大的覆蓋面暫時將制度背后的財務隱患掩蓋了。
其實,中國養老金制度潛在的財務風險已現苗頭。據人社部統計,2010年若剔除1954億元的財政補貼,企業部門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當期征繳收入收不抵支的省份(含新疆建設兵團)共15個,缺口高達679億元。
觀點:社會保障到位 退休年齡之爭才有意義
退休年齡似乎成為解決就業問題的一個工具。所謂退休年齡之爭,也就圍繞功利主義的標準而展開―――如果能夠解決就業問題,那么45歲“內退”也可以成為選擇;在就業形勢逼人之下,也就不會輕言推遲退休年齡。然而“退休”本來的邏輯,應該根據勞動者是否還具有勞動能力、是否應該從此享受退休福利來確定。而且,無論確定在哪個年齡退休,勞動者都將能夠享受到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的社會保障。這是退休年齡之爭的一個前提和基礎。
中國的退休年齡之爭卻缺乏這樣的基礎和前提。從人均預期壽命來說,法國已經達到81歲,英國79.4,德國79.3,而中國不過以73.5歲排名世界第78位,與發達國家還有相當的差距,提高退休年齡等于直接減少養老福利。而在養老福利方面,我們本來就欠賬較多,社會保障體系還遠未完善。當法國退休者每人每月可以領取1400歐元到1600歐元,中國企業職工每月人均退休費不過人民幣1400多元。很多民眾之所以對提高退休年齡有爭議,即在于本來就捉襟見肘的退休福利將因此而縮水。在社會保障方面,如果說發達國家在“取長”,我們則還需要“補短”。
可見,如果社會保障不到位,則退休年齡之爭無意義。有了充分的社會保障,討論提高退休年齡才有堅實的基礎和前提。
網友聲音:反對者超7成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就人民網網友在“部委領導留言板”中提出的有關“就業優惠政策”、“外籍(海歸)人才在華就業”、“退休制度改革”、“社會保險關系轉續”及“勞務派遣”等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根據解答,人民網推出調查《人社部擬適時建議彈性延遲領養老金年齡,咋看?》
截至6月6日23:20,共有11478人次參與了調查。其中,74.5%的網友(8556票)表示反對,認為會不利于年輕人就業;12.4%的網友(1423票)表示支持,認為平均壽命延長,養老金缺口大;10.7%的網友(1231票)則表示中立,是否延長應據自愿。
另外,還有部分網友(2.3%,268票)有其他話要說。
相關資料:世界各國法定退休年齡
我國目前國家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干部年滿55周歲。從事井下、高溫、高空、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齡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因病或非因工致殘,由醫院證明并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
美國各州的退休年齡五花八門,全美國平均的退休年齡為65歲,但一般均可在62歲提前退休,。2000開始美國將逐步延長退休年齡,到2027年美國平均退休年齡將延長至67歲,而平均退休年齡延長到70歲的計劃也被提上日程,而在2012年6月,美國國際集團CEO羅伯特-本默切更是提出退休年齡應提高到80歲。
根據日本有關法律規定,日本女性和男性的退休年齡均為60歲。但因為從2013年-2025年可以領取養老金的年齡將被階段性推遲到65歲,雇傭方今后就將有義務保證在受雇者滿65歲以前提供返聘,將退休年齡推遲到65歲。
法國現行的退休制度始于1983年,根據現行規定,法國人的法定退休年齡是60歲。2010年9月10日,法國議會眾議院投票表決,同意將現行的法定退休年齡60歲提高至62歲。這一過程是漸進的,從每年延長退休年齡4個月,最遲在2018年完成。這一方案如果得到隨后的參議院投票表決通過,則法案生效,便可進入正式實施階段。
德國19世紀便開始推行養老保險。1956年德國進行養老金改革,把退休年齡定為65歲。這幾年,德國人的平均退休年齡實際上是65歲,但平均壽命已達到80歲。因此德國決定從2012年開始將退休年齡提高到67歲。
縱觀整個歐洲,目前正面臨嚴重的老齡化問題。而自歐債危機以來,希臘等歐洲國家的財政更是捉襟見肘,在職員工供養退休人口的壓力越來越重,必須延遲退休時間,才能確保社會保險制度不陷入崩潰境地。歐盟委員會預計,到2060年歐盟成員國必須將退休年齡推遲至70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