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黃金及其母公司山東黃金集團最近做了一筆37.58億元的收購,但這樁大手筆的收購案背后詭譎點極多,不僅評估數字令人費解,收購過程也疑團重重。
山東黃金6月1日公告稱,集團與民營企業山東盛大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盛大礦業”)、山東天承礦業有限公司(下稱“天承礦業”)簽署股權轉讓協議,受讓盛大礦業和天承礦業98.5%的股權。
此次收購中,最核心的資產是地處山東省的特大型單體金礦105噸黃金資源項目。這個世界級金礦,由山東省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在2008年發現。
不過,此次收購中有兩點令人費解:一是盛大礦業凈資產如何在一年內從3.6億元攀升至30.8億元;二是作為山東當地最大黃金國有企業的山東黃金集團,為何讓一家小型民營企業捷足先登,慢一拍后才溢價競購105噸金礦。
疑點一:盛大礦業凈資產激增
105噸金礦資源,最早歸萊州魯地礦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下稱“魯地公司”)所有。國有企業萊州鑫源礦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下稱“鑫源礦業”)去年上半年收購了魯地公司55%的股權,剩余45%的股權屬于山東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
因為無能力進一步開發這個特大型金礦,去年10月,鑫源礦業將其100%國有產權委托山東省產權交易中心公開掛牌轉讓。最終以協議方式轉讓給盛大礦業,轉讓價格就是掛牌價格,即8151.64萬元,轉讓價款一次性支付。
鑫源礦業當時的評估值是,總資產為12.48億元,負債為12.47億元,凈資產為50萬元。
對此,山東省產權交易中心當時負責該項目轉讓的一個工作人員告訴《第一財經日報(微博)》,所謂以協議方式轉讓,就是說在掛牌期間,只有一家競標方。這也意味著,無論是山東黃金集團還是中國黃金集團當時并沒有去競標。盛大礦業只支付了8151.64萬元就獲得鑫源礦業100%產權,進而獲得了魯地公司55%的股權,也就獲得了105噸金礦相應的權益。
值得注意的是,本報獲得的盛大礦業2010年年報數據顯示,盛大礦業總資產為7.13億元,凈資產為3.6億元。2010年,盛大礦業營業收入只有3.24億元,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44億元。
而按照山東黃金的公告,截至今年1月31日,盛大礦業總共擁有6個礦,其中3個鐵礦、3個金礦,105噸的這個大金礦評估值為26.65億元,而其他5個礦加起來評估值為8億元左右,而經山東中評恒信資產評估不動產估價有限公司調查資產評估預估,截至1月31日,盛大礦業凈資產評估預估值為
30.82億元。
這就意味著,僅僅一年時間,盛大礦業的凈資產從3.6億元迅速飆升至30.8億元,增長超過8倍。是什么資產讓盛大礦業完成了這種“跨越式”發展,其最大的資產只有鑫源礦業控制的105噸金礦。
而按照盛大礦業去年年底收購鑫源礦業時的財務數據,鑫源礦業的凈資產只有50萬元。而在這短短的半年時間內,國際黃金價格并沒有太大的變化,105噸金礦資源又何以大幅增長?
對此,山東黃金董秘林樸芳接受本報采訪時稱,鑫源礦業還有12.47億元負債,按照鑫源礦業持有魯地公司55%股權權益,盛大礦業持有的這個礦權益評估值也在14.66億元,在還完債務之后,并沒有太大增值。
令人費解的是,盛大礦業在并購鑫源礦業時,只花了8151.64萬元。而山東黃金并購盛大礦業等于間接并購了鑫源礦業,就鑫源礦業這一部分資產而言,相對于盛大的收購,山東黃金收購的成本已不可同日而語。
疑點二:山東黃金緣何慢拍競購
另一疑點是,山東黃金在鑫源礦業去年掛牌時沒有去競購,而是選擇在盛大礦業并購鑫源礦業后才溢價收購。山東黃金董秘處一位人士昨天告訴本報:“我們也不知道,這個項目是集團去收購的。”記者聯系的多位山東黃金集團人士均不愿對此進行置評。
事實上,山東黃金集團和中國黃金集團很早以前就知道了這個礦的存在。2008年,山東地礦局對外公布發現了105噸特大型金礦。
萊州地區為我國重要的黃金生產基地,盛大礦業和天承礦業擁有的黃金資源位于該區域山東黃金集團所屬的核心礦山焦家金礦和新城金礦礦床深部和周邊。山東黃金集團在其官方網站上稱,出于整合戰略的需要,自2003年以來,集團就與該礦權持有人進行了多輪并購意向談判。
今年2月初,在獲知盛大礦業及其所控105噸黃金資源與天承礦業擬同時轉讓的消息后,山東黃金集團啟動并購程序。
問題是,在這個特大型金礦發現后,如果公開招標,幾大黃金集團為什么沒有去競標;如果沒有競標,這個國有資產又緣何可以直接劃入魯地公司。如果這一次機會沒有把握住,在鑫源礦業去年年底通過山東產權交易所公開招標之時,山東黃金集團等國內大型黃金企業緣何不去競標,而是選擇半年后進一步溢價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