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記者29日從北京營改增試點專家小組某機構成員處獲悉,該機構正在籌備包括試點細則解讀等內容的新聞發布會,“我們正在等政府部門的最后通知,本周將會舉行”。這意味著,北京營改增試點細則有望本周披露。
知情人士透露,財政部會計司、財政部稅政司、某大學稅務學院、某會計師事務所等單位不同程度地參與了試點方案征求意見稿的制定和討論。
細則 北京試點方案涉及行業更廣
北京市國家稅務局網站日前發布《關于營業稅改征增值稅非試點納稅人納稅申報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指出,按照國務院及北京市政府的工作安排,北京市即將在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中開展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
根據上述通知的附件《增值稅納稅申報表》的信息,和上海一樣,北京改革試點也將執行17%、11%、6%、3%四檔稅率。不過,和上海不一樣的是,北京試點方案可能涉及比上海更多的行業,比如建筑業。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110號文”(即2011年11月16日、12月29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分別印發的《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方案》)規定的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基本方向和整體框架,先在交通運輸業、部分現代服務業等生產性服務業開展試點,逐步推廣至其他行業。條件成熟時,可選擇部分行業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全行業試點。
從今年1月1日起,我國率先在上海市正式開展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在上海的方案中,交通運輸業和與先進制造業關系密切的現代服務業為這次納入試點范圍的主要行業企業。其中交通運輸業包括陸路運輸、水路運輸、航空運輸、管道運輸;部分現代服務業包括研發和技術、信息技術、文化創意、物流輔助、有形動產租賃和鑒證咨詢。
不過,中央財經大學稅務學院副院長劉桓此前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海的方案只是增值稅擴圍改革試點過程中的初步方案設計,需要完善的地方還有很多,接下來進行試點的地方有必要根據自身發展的特點進行適當的調整。拿北京來說,他建議,將建筑安裝業、建筑設計業納入試點范圍。
另外,上海試點后,交通運輸行業存在稅負增加的問題,北京也被外界寄予更多希望,能更順利地返還企業相應的財政補貼。不過,整體而言,大部分業內人士認為,北京的試點方案和上海比較,不會有根本的差別。
23日北京市常委會已召開會議,聽取關于北京市營改增試點改革工作情況的匯報。北京市營改增還在上海試點基礎上提出兩條新額度要求,并將加強針對營改增的稅務征管銜接,以及研究制定風險防范,特別是涉稅犯罪防范措施。
問題 按區域試點或致產業外溢
除北京、上海外,業內人士向《經濟參考報》記者透露,江蘇省、重慶市、福建省廈門市已向國務院表達申請試點的意向;國家稅務總局官員也鼓勵廣東省加入增值稅改革試點,廣東省各級國稅局也希望了解其他城市的試點預備事項;深圳市地稅局已向被選中的納稅人發出調查問卷。
分析人士指出,申請試點的地方第三產業比重較高,而營業稅主要是在第三產業領域征收,這也是一些地方愿意推動增值稅擴圍試點的一個原因。
但中央財經大學稅務學院院長湯貢亮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增值稅作為我國的第一大稅種,稅率應該在全國統一。以交通運輸服務業為例,如果上海和周邊的浙江、江蘇的增值稅率不同,營改增作為結構性減稅的重要手段,就達不到稅制優化、結構完善的目的。
國內某5A級會計師事務所負責人也告訴記者,目前營改增試點按區域劃定先后順序,很容易造成不同區域之間進稅抵扣上的不平等,甚至造成產業外溢和投資風險,建議營改增試點盡快全國鋪開,實現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
安永2011年增值稅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44%的被調查者認為試點是必要的,但試點期應盡可能短,以減少財政影響。另有14%的被調查者認為,增值稅在特定城市或特定受限行業的試點沒有必要,增值稅改革應該盡快在所有城市和行業同時開展。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蘇明29日告訴記者,第三產業占到北京GDP的70%左右,將在此次試點中受益;此外,北京試點應該能對環渤海地區其他城市產生示范效應。而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此前表示,環渤海區域、珠三角及中西部地區也會在不長的時間內相繼跟進。
而劉桓表示,雖各地都有資格申請進行改革試點,但試點不宜一擁而上,試點增值稅擴圍改革涉及稅收管轄、企業核算方法、會計報表等各方面問題,因此,試點范圍應該擴大但不宜走得過急,整個改革應在試點基礎上逐漸推開。
影響 交通運輸及物流業將受益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負責人曾解釋說,整體來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是一項重要的結構性減稅措施。根據規范稅制、合理負擔的原則,通過稅率設置和優惠政策過渡等安排,改革試點行業總體稅負不增加或略有下降。對現行征收增值稅的行業而言,無論在上海還是其他地區,由于向試點納稅人購買應稅服務的進項稅額可以得到抵扣,稅負也將相應下降。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全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營改增”降低了大部分納稅人稅收負擔。試點的小規模納稅人大多由原實行5%的營業稅稅率降為適用3%的增值稅征收率,且以不含稅銷售額為計稅依據,稅負下降幅度超過40%;試點的一般納稅人中,85%的研發技術和有形動產租賃服務、75%的信息技術和鑒證咨詢服務、70%的文化創意服務業納稅人稅負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加工制造業等原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因外購交通運輸勞務抵扣增加和部分現代服務業勞務納入抵扣,稅負也普遍降低。
全國兩會期間,有財政部官員表示,據測算,營業稅改增值稅如果在全國推開,全國稅收凈減收大概超過1000億元。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此前披露的數據,截至去年底,上海營改增試點已有12萬戶企業經確認納入范圍,其中一般納稅人近3.5萬戶,小規模納稅人8.5萬戶。經測算,在實施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后,這12萬戶企業中大部分會出現稅負減少或基本持平,相應將對上海市財政產生減收增支的影響。
不過,今年初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在會員單位內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21家參與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工作的企業中,2012年1月份,67%的試點企業實際繳納增值稅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平均增加稅負5萬元。換算成營業稅體制,57%的企業稅負增加超過5萬元,24%的企業稅負增加超過10萬元,個別大型物流企業集團稅負增加超過100萬元。
對此,長江證券的相關研究報告近日預測,最受影響的交通運輸企業也享受到上海市政府明顯的減稅待遇,加上進項稅額屬于企業自主規劃財務已達到合理避稅目的的稅項,將在短期內受益。另外,對物流業而言,銷售服務公司未來將在公司經營上傾向于外包而非自有,從而獲得更多增值稅進項抵扣以減輕企業稅負,從而帶火以外包為主要目標市場的物流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