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4-16 作者:記者 王濤/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高培勇日前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定程度上,今年結構性減稅規模已經鎖定,但減哪些、如何減等還沒有具體化,接下來需進一步研究相關政策并使之落到實處。“到目前為止,結構性減稅還只是一個抽象的籠統的概念,我們在把結構性減稅這五個字落到實處的過程中,遇到了特別的困難。”高培勇在日前召開的《中國服務業發展報告2012:新興服務業發展戰略》發布會上說。 他表示,結構性減稅是積極財政政策的一個內容,而積極財政政策最終的落腳點是財政赤字的規模。今年財政赤字規模對外公布的是8000億元,但實際上隱含的還有從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調入的2700億元,兩者相加10700億元。赤字由兩個方面的內容反映,具體來講就是減稅和增支。中央經濟工作會已明確今年積極財政政策的重點和主要支撐體是結構性減稅。 “我們做一個簡單的算術題,10700億元中我們姑且拿出一半來支撐減稅,就是5350億元。把這5350億元赤字落實到結構性減稅上,減哪些稅、減誰的稅、如何去減這是篇大文章,迄今為止還沒有具體化。”高培勇說。在他看來,目前含金量最大的一筆結構性減稅清單就是營業稅改征增值稅。 國家稅務總局局長肖捷不久前表示,根據測算,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如果在全國推開,稅收收入預計凈減少1000億元以上。高培勇認為,即便如此,由1000多億元推廣到5350億元還需要做很多工作。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