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沉寂了半年之后,中資銀行再次掀起一輪入市融資熱潮,可能藉此融資數十億美元以達到新的監管要求、建立資本緩沖以應對未來的損失和擴大放貸規模。
民生銀行已通過在香港配股籌集了14.4億美元資金。就在一周前,交通銀行表示將通過配售新A股和新H股籌資人民幣567億元。以資產規模衡量,民生銀行是中國第九大銀行,也是最大的非國有銀行。
隨著交通銀行和民生銀行先后進入股市融資,中資銀行2010年和2011年的熱烈融資景象再度上演。當時中國政府為了抵御金融危機影響出臺了信貸刺激計劃,之后中資銀行紛紛入市融資,規模超過500億美元。
眼下中國監管機構要求銀行業提高資本充足率,到2013年,交通銀行這類具有系統重要性的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必須達到11.5%,而民生銀行等規模較小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則需達到10.5%。截至去年12月底,民生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為10.86%,交通銀行去年9月底的資本充足率為11.89%。
分析師們表示,中型銀行面向大型國有企業的貸款規模較小,壓力比大型銀行沉重,預計未來數月入市融資的多是中型銀行。分析師們還稱,中型銀行中,招商銀行和興業銀行今年已宣布了配股計劃,應該會是下一批入市融資的銀行。
據分析師稱,農業銀行是可能入市融資的最大銀行,該行的資本充足率為11.94%,過于接近監管機構要求的最低水平。農業銀行上周公布2011年凈利潤增長29%,但表示今年無融資計劃。中國銀監會去年8月份公布了一系列條例草案,要求銀行增加第二套住房貸款及所持其他銀行債務的風險權重,這加大了農業銀行等大型銀行的負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