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kwo0m"><tbody id="kwo0m"></tbody></button>
  • <button id="kwo0m"><input id="kwo0m"></input></button>
    <code id="kwo0m"><acronym id="kwo0m"></acronym></code>
  • <sup id="kwo0m"><tbody id="kwo0m"></tbody></sup>
    今日觀察文字稿-兩會特別節目:今年會減什么稅?
    2012-03-13   作者:  來源:央視網
     
      商品中含了多少稅,一位空姐的稅感,感受的是什么?今年個人的稅負會減輕嗎?《今日觀察》正在評論。
      主持人(陳偉鴻):關注“兩會”,繼續我們的特別節目十問收入與分配。溫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提出,今年要實施結構性的減稅,開展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試點,稅其實和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緊密相關,在我們生活和工作當中,所要交的稅可能有哪些會減少呢?如何讓企業能夠享受到減稅帶來的實惠?“減”字的文章該怎么做?今天我們將就此來展開討論。
      今天我們演播室的評論員是全國政協委員賈康,以及我們財經頻道的評論員張鴻,節目一開始,讓我們先來看看一位普通女性對于生活當中稅收的感受。
      楊金榮,是國航的一名空姐,近二十年的職業生涯中,她的足跡遍布世界多個地方,她的消費也變得國際化了。
      楊金榮:(這個面霜)在美國買是兩百多美元,這個在國內賽特我看了一下,它好像是兩千多塊錢,大概2400元左右,所以差距就比較大,等于說,你便宜了50%。
      由于職業需要,一些高檔化妝品是楊金榮經常要從國外買回來的,此外,她偶爾也會給自己買一個喜歡的名牌包,給家人買一些名牌的羽絨服、鞋子,等等。
      楊金榮:在那里這個包一百美金、兩百美金,合人民幣也就是一千五左右,但是這個包在國內賣,就要賣三四千塊錢,還有這個包是在巴黎買的,這個當時也就是不到兩百歐元就買下來了,也是我回來國內一看,這個東西它大概是在4000塊錢左右。
      從國外買免稅商品這件事讓楊金榮有一種明顯的稅感,不過,她覺得,如果將來稅能降下來,她更愿意在國內消費。在日常生活消費方面,空姐楊金榮也給記者講了一些體會。她平時很喜歡下廚,每到一個國家,她要去當地的超市最關心的就是各種食品的價格。
      楊金榮:你看這一片是豬肉,豬肉我也跟國內對比了一下,它現在是1.29元/磅,那就合人民幣是在10塊錢左右是一斤,那國內現在都得在19塊錢左右一斤,那以前國內的時候,也就是六七塊錢就買一斤了。
      楊金榮發現,一些國家的日常消費食品,價格一直相對比較穩定。
      楊金榮:就拿一個蘋果來舉例子,可能我飛了20多年了,但是一斤蘋果多少錢,變化不是特別大,但是像這開心果,其實就是它的一個食品里的奢侈品,不是每個人都要去吃開心果的,是你情有獨鐘,你要去吃它,你要去吃它,你就得接受它這個漲錢。
      楊金榮給記者算了一筆帳,在2010年,她家一個月,包括米、面、肉、菜等食品的總花銷在1100元左右,而今年這個數字漲到了2000元左右,這筆支出的增加,讓負責家庭帳本的楊金榮感覺很明顯,除了物價,現在還有一個和收入息息相關的稅,也是楊金榮最關心的,那就是個人所得稅,對于白領階層的她來說,就是希望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能夠再提高一點。
      主持人:看得出來這位空姐是一位細心的人,其實在生活當中,我們要交的稅,應該有很多,比如說發工資的時候要交工資稅等等,我想讓賈康給大家也來做一個介紹,到底還有什么樣一些稅是我們在生活當中需要去碰到的、去面對的?
      賈康(全國政協委員):作為居民其實主要是兩種,工資中間交的稅一般來說是個人所得稅,就是一種直接稅;另外呢,在購物的時候,它有這樣的實際的銷售稅。在發達經濟體里邊很多時候是價外的,你在購買物品的時候,它的價值多少,然后外面付上一個稅,這個稅率是多少也是一清二楚的,我們國家現在不是這個辦法,我們是價內稅,你買一個東西付了多少錢以后,你就走人,拿了東西走了以后,你并沒有這個概念這里面有多少稅,實際上它是含稅的。
      主持人:所以這些稅可能就是叫隱形的稅。
      賈康:就是間接的。
      主持人:包含在里面,但是你看不見。
      賈康:從理論分析上來說間接稅它在生產廠家里面也是一清二楚的,是百分之多少,但是最后這個價格里面是不是可以把這個稅完全包含著,把物品賣出去,情況就千差萬別,它有這種供需之間不同的彈性關系,很復雜的情況,就是間接稅是可以向消費者轉嫁的,但是轉嫁多少,要看供求關系,要看很多其他直接的條件,簡單一句話,總體來說消費品里都含稅,多多少少有稅。
      主持人:我覺得生活當中,可能會有很多人像這位空姐一樣,非常的細心,你覺得她的稅感可以讓我們觀察到生活當中哪些細節?
      張鴻(財經頻道評論員):其實我倒覺得生活當中很多人沒那么細心。
      主持人:我們呼喚多一些這樣細心的人。
      張鴻:就是她的稅收的感覺其實很敏感,因為我們平常人如果說,你出國去買東西,你覺得便宜的話,你就會覺得,你看人家物價多便宜,我們這物價稍微有點貴。
      主持人:對,我們直接看標簽,對。
      張鴻:你不會感覺到這里邊有什么稅,其實他買的這個在國內買的東西和國外買的東西,如果從稅上來說的話,他有消費稅、增值稅,然后很重要的是一個關稅,這樣就構成了一個壁壘,好像比他們那邊貴了。
      所以也有政協委員建議說,如果這些奢侈品都跑到國外去買的話,那不如我們國內,干脆把關稅等等稅率降下來,降下來以后,然后起碼能在國內消費,所以這是一個。
      第二就是其實稅感的這個感覺很多時候和支出有關系,和那個就是你交了稅以后,是不是自己享受到了,比如他可能也去過法國,去法國的話,稅盡管很高,但是很多支出在你身上你就感覺不到了,因為我們談的主題是收入分配嘛。
      主持人:對。
      張鴻:就是如果你的支出里邊,比如教育的支出、醫療的支出已經有政府納了稅替你支出的話,事實上意味著你的收入的增加,所以你對稅負的這個感覺也沒有那么明顯。
      主持人:他就不會覺得重,因為他覺得我納的這些稅,最后其實用在我自己的身上。
      張鴻:對。
      主持人:無論教育、無論醫療。
      張鴻:對。
      主持人:他會覺得心甘情愿,甚至有的時候,還會覺得其樂無窮有的時候。
      張鴻:對,而且現在就是說,我們稅的就是能夠讓低收入人群感受到壓力更大的一個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我們的稅,因為我們是間接稅,不是直接稅,比如你有資產,我對你資產收稅,那我沒有資產,我就不用交稅了,但是他都在商品當中的話就會麻煩,大家交的稅都一樣,比如買醬油,買一瓶醬油,富人交的稅和窮人交的稅是一樣的。所以,相對來說窮人的負擔他就會覺得更重。
      主持人:對于個人所得稅來說,大家最關注的消息,就是從去年開始,我們上調了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那么今年從每個人這個個體的角度來說,大家的稅負會有什么樣的一些減少?
      賈康:如果作為一個個人的納稅人,你是屬于這個臨界點之下的是減少的,臨界點之上就是要上升,這個臨界點現在是相當高的了,一個月的收入應該是在3萬左右吧,具體計算一下有一個數字,我現在一下報不準。那個收入水平之上的,和以前比才是增加了稅負。
      所以在臨界點之下的全都是減少稅負的,這樣一來我們工薪收入階層原來是28%的這樣的一個比重要納個人所得稅,現在變成了不到7%,這是對全國來說,只有兩千多萬工薪收入階層還要交個人所得稅。
      主持人:當然對百姓來說,可能心里面還有一個愿望說未來我們的個稅起征點還會繼續調高嗎?
      賈康:從我們來看,比較大的可能性是爭取下一次創造條件把起征點的調整問題和整個個人所得稅的配套改革問題結合在一起,不是只看一個因素。
      主持人:不能單純的看起征點。
      賈康:對,其實上一次也不是只動了起征點,同時還調了稅率和稅的檔次,再下一次我們應該爭取創造條件,就是把個人所得稅里面的工薪收入跟其他的一些收入合并在一起來按照這個超額一定的征收,那樣再分配的調節就更加有力度了,就是所謂稅費固守的這個原則更好體現,更多的低中收入階層的人可以得到降稅的好處。
      真正有支付能力的,先富起來的階層,他可能要多交一些稅了,在這里面還應該積極考慮引入就是家庭贍養負擔的這樣的區別對待,這就比較合理,比如偉鴻你跟我兩個人都是每個月掙五千塊錢,假定說你是一個人家里面,沒有別的負擔。
      主持人:需要負擔。
      賈康:我是上有老、下有小,一家子四五口人,都是這五千塊錢,但是現在征收是不加區別的,以后就應該考慮有這樣的家庭贍養系數的區別對待,這就更合理、更公平。
      另外有必要的話,我覺得也可以討論,就是以后能不能夠常規化,三年和物價掛鉤一次或者兩年跟物價掛鉤一次,是可以討論的,這個回應大家的一種對物價的感受,說物價總在變,個人所得稅起征點能不能變,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
      如果說你常規化了以后,沒有特殊情況,就按常規來做,不用每次大家都弄那么多的這方面的時間、精力討論來、討論去,其實這個事情,跟物價掛鉤問題我個人感覺相對簡單。
      主持人:也更直觀一些。
      賈康:這都跟下一次再要有改革的時候,配套考慮這些事。
      張鴻:我首先也同意說,我們的就是免征額、起征點,這個數字和CPI掛上鉤。
      主持人:對。
      張鴻:這樣的話,起碼不用每一年都討論這個事,能夠保證一定的這個基本的浮動。
      主持人:就像賈康所長說的我們可以省很多的人工和精力。
      張鴻:這樣的話壓力會減少,對,因為CPI確實是對你可能會有影響,對你的整個收入會有影響,重要的其實我關注的是整個個人所得稅它的一個公平,就是我們原來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提高的時候,我們也談到,我們有區域的不公平,對吧,有的地方收入高,有的地方收入低,所以這個不公平。
      就是主要是你的個人贍養系數我們沒有一個精確的一個分析,什么叫贍養系數,就是你,剛才賈所長也說了,說如果你掙的和我掙的一樣多,但是我要贍養很多人。
      主持人:對。
      張鴻:你是一個單身漢,那咱倆的負擔其實是不一樣,這是一個。還有一個就是我一個月可能比如說我是一個編劇,我一個月掙了好幾萬,但是我接下來幾個月我沒錢。
      主持人:還不是規律性的工資收入。
      張鴻:所以你會看到,就說我有一個朋友在美國做訪問學者,他到年底的時候,他說有眾多的返稅的項目,就人家稅務局會找你說,你看你今年的房租你花了,這個就是你的生活必需品,生活必要支出很多的基礎支出是要給你返稅的;然后說你看三月份一個編劇的費用,你有這筆收入以后,你其他就沒有收入了,那我們也給你綜合考慮,一年的綜合考慮給你返稅;然后說你看你有幾個孩子要撫養,然后幾個老人要贍養,OK,都給你返稅,這樣才能保證我們個人所得稅是相對來說是公平的。
      主持人:對,其實在這個收入和分配的這個大文章當中,稅收是一個非常關鍵的亮點,所以非常多的網友也很關注,我們來看看他們的看法,首先我們來看到的這位叫月水習習的網友說:結構性減稅的提法很好,我認為重點應該是結構性,以間接稅為主徹底變為以直接稅為主。間接稅是從企業和消費者身上抽出來的,它主要包括了增值稅、個人所得稅等等。直接稅更能夠履行財政作為二次分配的角色的一個任務。先富的階層多納稅,工薪階層少納稅,讓稅制改革走得穩中有進,體現和諧社會的公平主義。
      其實大家都在關注減稅,對個人減稅而言,我們可以直觀的感受到自己收入能夠有所增加。那么對于企業來說,怎么樣減稅才能夠真正的減掉他們的負擔,增加他們的利潤呢?在稍后的節目當中我們將繼續和大家來關注。
      代表委員共話結構性減稅,減稅的減法如何做?《今日觀察》正在評論。
      主持人:歡迎回到現場,繼續來收看《今日觀察》“兩會”的特別節目,今天的節目當中,我們關注的是“兩會”特別委員非常熱議的一個話題那就是減稅,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提出了結構性減稅的這樣一個做法,并且要開展營業稅改增值稅的一個試點,那么究竟在“兩會”上,代表委員對此有什么樣一些看法和建議,我們在下面這個短片當中,一塊來聽聽他們的聲音。
      說起減稅,人大代表李東生今年帶來一個議案主題,就是圍繞為企業減稅助企業過冬,議案援引調查數據顯示,在制造企業中33%的企業認為,稅收負擔將直接影響他們的設備升級,42%的企業認為,將直接影響創新和轉型升級。
      李東生(人大代表):如果是能夠適度地降低增值稅,將能夠直接對這個市場需求,這個會產生一個直接的這種拉動的這個作用,消費者他買到更便宜的商品,那整個市場的銷售量將會提高,企業也能夠在這個增加的這個國內的需求,市場需求上能夠獲得效益。
      李東生提出應該加快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試點步伐,并向全國推廣。
      政協委員李劍閣也提出減稅的提案,提案指出:2004年以來,我國政府就一直在進行結構性減稅,但這并未讓財政收入減緩增長,財政收入所占GDP的比重從2002年的15.7%,上升到2011年的近23%。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至今,居民收入占GDP的比例,已經從原來的55%下降到目前的略高于40%的水平。對應的則是居民最終消費支出在GDP中的占比從49%下降到約34%。
      只有減稅,可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從而提高居民消費意愿,讓廣大民眾最直接受益,推動經濟轉型。
      李劍閣(政協委員):減稅既是當務之急,又是歷史的必然,空間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人大代表宗慶后表示,稅收外的費用負擔同樣不可小覷,規范地方行政收費也可以減輕企業負擔。
      宗慶后(人大代表):做一個產品就要求有許可證,你換個口味都要許可證,許可證要收費,還必須經過專家認證,專家認證也要付錢,明明就增加企業負擔。
      代表委員的建議也是今年政府工作的一個著眼點。3月5號,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實施結構性減稅,認真落實和完善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開展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繼續對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進行清理、整合和規范。
      3月6號,財政部部長謝旭人表示,今年將進一步完善結構性減稅政策,減輕企業和居民負擔。
      謝旭人(財政部部長):今年要進一步落實好個人所得稅新的稅法,減輕中低收入納稅人的負擔,同時也較大幅度地減輕了個體工商戶他們的所得稅負擔。
      主持人:剛才大家聽到的是來自今年“兩會”上,代表委員關于減稅方面的這些看法,不知道在剛才的這些建議當中,我們評論員會認為哪些建議是比較可行的,大家現在所關注的結構性減稅,這個“減”字這個文章,到底該怎么做?
      賈康:如果要從我們提出建議角度來說,我覺得可以至少提這樣幾點,結構性減稅,就是要選擇一些重點來實施稅負的下調,那么首先在我們進口環節應該說要區別對待挑選一部分進口品降低關稅,那么往后邊的稅負的傳導會給生產廠家和一些消費者帶來減稅的實際的好處。
      第二我們要特別注重上海已經先行先試的,以增值稅替代營業稅的改革,那么它是在建筑、安裝、交通運輸第三產業市場主體那的,實際上給他們減少了原來營業稅的重復征稅因素。
      那么這就是一種結構性減稅,鼓勵他們發揮潛力來做專業化細分,而這樣新的機制,可以使這個業態更表現的就是有活力,提高他們提供給消費者的服務的這個性價比,進而就有利于提振消費,擴大內需,成為對全局正面的良性的這樣一個影響和支持意義很重大。那么也是使老百姓得到實惠,得到好處。
      另外一個結構性減稅,我們應該就是在去年已經明確宣布的,對于小微企業、還有中小企業稅收優惠這方面,把已經定下的原則落實到實施細則上,比如小微企業它的營業稅、增值稅所謂起征點,從最高5000一下提高到了最高的20000,提高了最高的20000,那么在各地怎么樣執行,它有一個認定,因為文件的說法是最高可以到20000。
      主持人:對。
      賈康:你到這個地方轄區里邊怎么落實,要有實施細則,現在聽說很多地方都按照最高這20000來考慮這個實施的方案和細則了,要把好事做實、實事做好,這里面實話實說要防止一些扭曲,各地都要有一個可以真正把這優惠政策落實下來的實施細則方案。
      再有一條結構性減稅應該在鼓勵企業創新活動這方面,把原來一些政策原則兌現,比如企業能夠證明自己研發投入,要能得到所得稅的抵免,這就是一種結構性減稅。
      除此之外還要提到的就是跟我們城鎮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蔬菜已經明確的說,它的生產經營環節的稅收要去除,就等于說整個免稅了。
      蔬菜它的生產經營免除了稅收之后,還要趁勢理清它整個這樣的物流全程的其他的收費,稅費在這方面應該配套著一起來減輕負擔,這樣才能使老百姓得實惠。
      還有一點就是我們在個人所得稅這方面,前面說到的那樣一些考慮,現在應該積極研究下一步的方案,年內能不能動是另外一回事,但是在結構性減稅方面,一定要考慮個人所得稅怎么樣進一步的優化。
      主持人:看來不管是在“兩會”的現場,或者在我們演播室的現場,“減”字都是一個特別關鍵的亮點,張鴻怎么看?
      張鴻:其實我們現在在上海做的營業稅改增值稅的試點,其是就是減稅。
      主持人:對。
      張鴻:為什么呢?因為營業稅原來就是比如生產一個設備,你要收營業稅,然后我用了你這個設備,我這企業用了你這設備,然后我又交一遍營業稅,現在增值稅什么意思,就是我用你這個設備的時候,我可以把這個設備的抵扣出去,不交稅,這樣的話,相對來說,我的稅收整體水平是下降的,這是一個。
      主持人:是。
      張鴻:還有一個就是我們其實通過稅,稅其實是什么,是個杠桿,就是我們談結構調整,就是通過稅來調整,比如說新能源的、環保的,我們就可以降低稅率,然后扶持它的發展。
      還有一個就業的這樣一個扶持,比如說一些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小微企業,我們通過降低它的稅率,現在我們已經正在做,然后他們可能解決就業就相對來說容易一些。
      還有我們整個來講,我們要刺激消費,怎么刺激消費,讓大家有錢,怎么讓大家有錢,讓務工者有錢,也讓企業把稅先給降下來,然后務工者有了錢以后,然后買東西也相對便宜以后,這樣的話,消費就上來了。
      那小微企業減稅,我曾經看到一個報告,就是說,事實上有為數不少的像我們平常家門口那些飯店什么這些,他如果要是就解決兩三個人的就業,然后每年的收入也不多,你對他征稅的這個成本甚至會高于他所交的稅,所以這些就不是說“減”的問題,就干脆這種小的,非常小型的企業,干脆就給他免了就完了。
      主持人:如何進一步來推進稅改,接下來我們一塊來聽一聽,政協委員許善達的觀點。
      許善達(全國政協委員原國家稅務局副局長):一個好的稅制,你要能夠照顧窮人,這是一個稅制的一個基本功能。同時也要留住富人,你不能讓這個富人,因為稅負太高,富人就走了。在整個稅制完善里面,我想它會對整個社會穩定,調節收入差距,它會發揮一部分必要的作用。
      主持人:在今天的節目當中,我們跟兩位評論員關注的就是“減稅”這個文章到底該怎么做,在談論了這么多,貢獻了這么多觀點之后,我們請兩位再來做一個總結,究竟在未來減稅的這文章,在你們的視野當中,它怎么做才能真正地讓百姓、讓企業、讓這個社會得到更多的實惠、得到更多的發展?
      張鴻:我想說的是,我們講了半天減稅,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是清費,我們就在網上隨便一搜,說不合理收費,就會發現各地的年終的總結里邊都會說,說我們去年加大了清費之亂的力度,取消了不合理收費多少多少項,各個省基本上都能取消100多項、200多項,就是一共有多少項。
      主持人:還有多少空間?
      張鴻:我們能不能先把這些費先給它清理,能不能給,就是因為稅是法定的,這樣的話,事實上它在稅的前面就已經減輕了企業的負擔。
      賈康:我感覺在結構性減稅的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面,現在正在凝聚各方面共識,那么我們先一步應該不失時機把這個……
      商品中含了多少稅,一位空姐的稅感,感受的是什么?今年個人的稅負會減輕嗎?《今日觀察》正在評論。
      主持人(陳偉鴻):關注“兩會”,繼續我們的特別節目十問收入與分配。溫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提出,今年要實施結構性的減稅,開展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試點,稅其實和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緊密相關,在我們生活和工作當中,所要交的稅可能有哪些會減少呢?如何讓企業能夠享受到減稅帶來的實惠?“減”字的文章該怎么做?今天我們將就此來展開討論。
      今天我們演播室的評論員是全國政協委員賈康,以及我們財經頻道的評論員張鴻,節目一開始,讓我們先來看看一位普通女性對于生活當中稅收的感受。
      楊金榮,是國航的一名空姐,近二十年的職業生涯中,她的足跡遍布世界多個地方,她的消費也變得國際化了。
      楊金榮:(這個面霜)在美國買是兩百多美元,這個在國內賽特我看了一下,它好像是兩千多塊錢,大概2400元左右,所以差距就比較大,等于說,你便宜了50%。
      由于職業需要,一些高檔化妝品是楊金榮經常要從國外買回來的,此外,她偶爾也會給自己買一個喜歡的名牌包,給家人買一些名牌的羽絨服、鞋子,等等。
      楊金榮:在那里這個包一百美金、兩百美金,合人民幣也就是一千五左右,但是這個包在國內賣,就要賣三四千塊錢,還有這個包是在巴黎買的,這個當時也就是不到兩百歐元就買下來了,也是我回來國內一看,這個東西它大概是在4000塊錢左右。
      從國外買免稅商品這件事讓楊金榮有一種明顯的稅感,不過,她覺得,如果將來稅能降下來,她更愿意在國內消費。在日常生活消費方面,空姐楊金榮也給記者講了一些體會。她平時很喜歡下廚,每到一個國家,她要去當地的超市最關心的就是各種食品的價格。
      楊金榮:你看這一片是豬肉,豬肉我也跟國內對比了一下,它現在是1.29元/磅,那就合人民幣是在10塊錢左右是一斤,那國內現在都得在19塊錢左右一斤,那以前國內的時候,也就是六七塊錢就買一斤了。
      楊金榮發現,一些國家的日常消費食品,價格一直相對比較穩定。
      楊金榮:就拿一個蘋果來舉例子,可能我飛了20多年了,但是一斤蘋果多少錢,變化不是特別大,但是像這開心果,其實就是它的一個食品里的奢侈品,不是每個人都要去吃開心果的,是你情有獨鐘,你要去吃它,你要去吃它,你就得接受它這個漲錢。
      楊金榮給記者算了一筆帳,在2010年,她家一個月,包括米、面、肉、菜等食品的總花銷在1100元左右,而今年這個數字漲到了2000元左右,這筆支出的增加,讓負責家庭帳本的楊金榮感覺很明顯,除了物價,現在還有一個和收入息息相關的稅,也是楊金榮最關心的,那就是個人所得稅,對于白領階層的她來說,就是希望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能夠再提高一點。
      主持人:看得出來這位空姐是一位細心的人,其實在生活當中,我們要交的稅,應該有很多,比如說發工資的時候要交工資稅等等,我想讓賈康給大家也來做一個介紹,到底還有什么樣一些稅是我們在生活當中需要去碰到的、去面對的?
      賈康(全國政協委員):作為居民其實主要是兩種,工資中間交的稅一般來說是個人所得稅,就是一種直接稅;另外呢,在購物的時候,它有這樣的實際的銷售稅。在發達經濟體里邊很多時候是價外的,你在購買物品的時候,它的價值多少,然后外面付上一個稅,這個稅率是多少也是一清二楚的,我們國家現在不是這個辦法,我們是價內稅,你買一個東西付了多少錢以后,你就走人,拿了東西走了以后,你并沒有這個概念這里面有多少稅,實際上它是含稅的。
      主持人:所以這些稅可能就是叫隱形的稅。
      賈康:就是間接的。
      主持人:包含在里面,但是你看不見。
      賈康:從理論分析上來說間接稅它在生產廠家里面也是一清二楚的,是百分之多少,但是最后這個價格里面是不是可以把這個稅完全包含著,把物品賣出去,情況就千差萬別,它有這種供需之間不同的彈性關系,很復雜的情況,就是間接稅是可以向消費者轉嫁的,但是轉嫁多少,要看供求關系,要看很多其他直接的條件,簡單一句話,總體來說消費品里都含稅,多多少少有稅。
      主持人:我覺得生活當中,可能會有很多人像這位空姐一樣,非常的細心,你覺得她的稅感可以讓我們觀察到生活當中哪些細節?
      張鴻(財經頻道評論員):其實我倒覺得生活當中很多人沒那么細心。
      主持人:我們呼喚多一些這樣細心的人。
      張鴻:就是她的稅收的感覺其實很敏感,因為我們平常人如果說,你出國去買東西,你覺得便宜的話,你就會覺得,你看人家物價多便宜,我們這物價稍微有點貴。
      主持人:對,我們直接看標簽,對。
      張鴻:你不會感覺到這里邊有什么稅,其實他買的這個在國內買的東西和國外買的東西,如果從稅上來說的話,他有消費稅、增值稅,然后很重要的是一個關稅,這樣就構成了一個壁壘,好像比他們那邊貴了。
      所以也有政協委員建議說,如果這些奢侈品都跑到國外去買的話,那不如我們國內,干脆把關稅等等稅率降下來,降下來以后,然后起碼能在國內消費,所以這是一個。
      第二就是其實稅感的這個感覺很多時候和支出有關系,和那個就是你交了稅以后,是不是自己享受到了,比如他可能也去過法國,去法國的話,稅盡管很高,但是很多支出在你身上你就感覺不到了,因為我們談的主題是收入分配嘛。
      主持人:對。
      張鴻:就是如果你的支出里邊,比如教育的支出、醫療的支出已經有政府納了稅替你支出的話,事實上意味著你的收入的增加,所以你對稅負的這個感覺也沒有那么明顯。
      主持人:他就不會覺得重,因為他覺得我納的這些稅,最后其實用在我自己的身上。
      張鴻:對。
      主持人:無論教育、無論醫療。
      張鴻:對。
      主持人:他會覺得心甘情愿,甚至有的時候,還會覺得其樂無窮有的時候。
      張鴻:對,而且現在就是說,我們稅的就是能夠讓低收入人群感受到壓力更大的一個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我們的稅,因為我們是間接稅,不是直接稅,比如你有資產,我對你資產收稅,那我沒有資產,我就不用交稅了,但是他都在商品當中的話就會麻煩,大家交的稅都一樣,比如買醬油,買一瓶醬油,富人交的稅和窮人交的稅是一樣的。所以,相對來說窮人的負擔他就會覺得更重。
      主持人:對于個人所得稅來說,大家最關注的消息,就是從去年開始,我們上調了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那么今年從每個人這個個體的角度來說,大家的稅負會有什么樣的一些減少?
      賈康:如果作為一個個人的納稅人,你是屬于這個臨界點之下的是減少的,臨界點之上就是要上升,這個臨界點現在是相當高的了,一個月的收入應該是在3萬左右吧,具體計算一下有一個數字,我現在一下報不準。那個收入水平之上的,和以前比才是增加了稅負。
      所以在臨界點之下的全都是減少稅負的,這樣一來我們工薪收入階層原來是28%的這樣的一個比重要納個人所得稅,現在變成了不到7%,這是對全國來說,只有兩千多萬工薪收入階層還要交個人所得稅。
      主持人:當然對百姓來說,可能心里面還有一個愿望說未來我們的個稅起征點還會繼續調高嗎?
      賈康:從我們來看,比較大的可能性是爭取下一次創造條件把起征點的調整問題和整個個人所得稅的配套改革問題結合在一起,不是只看一個因素。
      主持人:不能單純的看起征點。
      賈康:對,其實上一次也不是只動了起征點,同時還調了稅率和稅的檔次,再下一次我們應該爭取創造條件,就是把個人所得稅里面的工薪收入跟其他的一些收入合并在一起來按照這個超額一定的征收,那樣再分配的調節就更加有力度了,就是所謂稅費固守的這個原則更好體現,更多的低中收入階層的人可以得到降稅的好處。
      真正有支付能力的,先富起來的階層,他可能要多交一些稅了,在這里面還應該積極考慮引入就是家庭贍養負擔的這樣的區別對待,這就比較合理,比如偉鴻你跟我兩個人都是每個月掙五千塊錢,假定說你是一個人家里面,沒有別的負擔。
      主持人:需要負擔。
      賈康:我是上有老、下有小,一家子四五口人,都是這五千塊錢,但是現在征收是不加區別的,以后就應該考慮有這樣的家庭贍養系數的區別對待,這就更合理、更公平。
      另外有必要的話,我覺得也可以討論,就是以后能不能夠常規化,三年和物價掛鉤一次或者兩年跟物價掛鉤一次,是可以討論的,這個回應大家的一種對物價的感受,說物價總在變,個人所得稅起征點能不能變,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
      如果說你常規化了以后,沒有特殊情況,就按常規來做,不用每次大家都弄那么多的這方面的時間、精力討論來、討論去,其實這個事情,跟物價掛鉤問題我個人感覺相對簡單。
      主持人:也更直觀一些。
      賈康:這都跟下一次再要有改革的時候,配套考慮這些事。
      張鴻:我首先也同意說,我們的就是免征額、起征點,這個數字和CPI掛上鉤。
      主持人:對。
      張鴻:這樣的話,起碼不用每一年都討論這個事,能夠保證一定的這個基本的浮動。
      主持人:就像賈康所長說的我們可以省很多的人工和精力。
      張鴻:這樣的話壓力會減少,對,因為CPI確實是對你可能會有影響,對你的整個收入會有影響,重要的其實我關注的是整個個人所得稅它的一個公平,就是我們原來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提高的時候,我們也談到,我們有區域的不公平,對吧,有的地方收入高,有的地方收入低,所以這個不公平。
      就是主要是你的個人贍養系數我們沒有一個精確的一個分析,什么叫贍養系數,就是你,剛才賈所長也說了,說如果你掙的和我掙的一樣多,但是我要贍養很多人。
      主持人:對。
      張鴻:你是一個單身漢,那咱倆的負擔其實是不一樣,這是一個。還有一個就是我一個月可能比如說我是一個編劇,我一個月掙了好幾萬,但是我接下來幾個月我沒錢。
      主持人:還不是規律性的工資收入。
      張鴻:所以你會看到,就說我有一個朋友在美國做訪問學者,他到年底的時候,他說有眾多的返稅的項目,就人家稅務局會找你說,你看你今年的房租你花了,這個就是你的生活必需品,生活必要支出很多的基礎支出是要給你返稅的;然后說你看三月份一個編劇的費用,你有這筆收入以后,你其他就沒有收入了,那我們也給你綜合考慮,一年的綜合考慮給你返稅;然后說你看你有幾個孩子要撫養,然后幾個老人要贍養,OK,都給你返稅,這樣才能保證我們個人所得稅是相對來說是公平的。
      主持人:對,其實在這個收入和分配的這個大文章當中,稅收是一個非常關鍵的亮點,所以非常多的網友也很關注,我們來看看他們的看法,首先我們來看到的這位叫月水習習的網友說:結構性減稅的提法很好,我認為重點應該是結構性,以間接稅為主徹底變為以直接稅為主。間接稅是從企業和消費者身上抽出來的,它主要包括了增值稅、個人所得稅等等。直接稅更能夠履行財政作為二次分配的角色的一個任務。先富的階層多納稅,工薪階層少納稅,讓稅制改革走得穩中有進,體現和諧社會的公平主義。
      其實大家都在關注減稅,對個人減稅而言,我們可以直觀的感受到自己收入能夠有所增加。那么對于企業來說,怎么樣減稅才能夠真正的減掉他們的負擔,增加他們的利潤呢?在稍后的節目當中我們將繼續和大家來關注。
      代表委員共話結構性減稅,減稅的減法如何做?《今日觀察》正在評論。
      主持人:歡迎回到現場,繼續來收看《今日觀察》“兩會”的特別節目,今天的節目當中,我們關注的是“兩會”特別委員非常熱議的一個話題那就是減稅,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提出了結構性減稅的這樣一個做法,并且要開展營業稅改增值稅的一個試點,那么究竟在“兩會”上,代表委員對此有什么樣一些看法和建議,我們在下面這個短片當中,一塊來聽聽他們的聲音。
      說起減稅,人大代表李東生今年帶來一個議案主題,就是圍繞為企業減稅助企業過冬,議案援引調查數據顯示,在制造企業中33%的企業認為,稅收負擔將直接影響他們的設備升級,42%的企業認為,將直接影響創新和轉型升級。
      李東生(人大代表):如果是能夠適度地降低增值稅,將能夠直接對這個市場需求,這個會產生一個直接的這種拉動的這個作用,消費者他買到更便宜的商品,那整個市場的銷售量將會提高,企業也能夠在這個增加的這個國內的需求,市場需求上能夠獲得效益。
      李東生提出應該加快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試點步伐,并向全國推廣。
      政協委員李劍閣也提出減稅的提案,提案指出:2004年以來,我國政府就一直在進行結構性減稅,但這并未讓財政收入減緩增長,財政收入所占GDP的比重從2002年的15.7%,上升到2011年的近23%。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至今,居民收入占GDP的比例,已經從原來的55%下降到目前的略高于40%的水平。對應的則是居民最終消費支出在GDP中的占比從49%下降到約34%。
      只有減稅,可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從而提高居民消費意愿,讓廣大民眾最直接受益,推動經濟轉型。
      李劍閣(政協委員):減稅既是當務之急,又是歷史的必然,空間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人大代表宗慶后表示,稅收外的費用負擔同樣不可小覷,規范地方行政收費也可以減輕企業負擔。
      宗慶后(人大代表):做一個產品就要求有許可證,你換個口味都要許可證,許可證要收費,還必須經過專家認證,專家認證也要付錢,明明就增加企業負擔。
      代表委員的建議也是今年政府工作的一個著眼點。3月5號,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實施結構性減稅,認真落實和完善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開展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繼續對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進行清理、整合和規范。
      3月6號,財政部部長謝旭人表示,今年將進一步完善結構性減稅政策,減輕企業和居民負擔。
      謝旭人(財政部部長):今年要進一步落實好個人所得稅新的稅法,減輕中低收入納稅人的負擔,同時也較大幅度地減輕了個體工商戶他們的所得稅負擔。
      主持人:剛才大家聽到的是來自今年“兩會”上,代表委員關于減稅方面的這些看法,不知道在剛才的這些建議當中,我們評論員會認為哪些建議是比較可行的,大家現在所關注的結構性減稅,這個“減”字這個文章,到底該怎么做?
      賈康:如果要從我們提出建議角度來說,我覺得可以至少提這樣幾點,結構性減稅,就是要選擇一些重點來實施稅負的下調,那么首先在我們進口環節應該說要區別對待挑選一部分進口品降低關稅,那么往后邊的稅負的傳導會給生產廠家和一些消費者帶來減稅的實際的好處。
      第二我們要特別注重上海已經先行先試的,以增值稅替代營業稅的改革,那么它是在建筑、安裝、交通運輸第三產業市場主體那的,實際上給他們減少了原來營業稅的重復征稅因素。
      那么這就是一種結構性減稅,鼓勵他們發揮潛力來做專業化細分,而這樣新的機制,可以使這個業態更表現的就是有活力,提高他們提供給消費者的服務的這個性價比,進而就有利于提振消費,擴大內需,成為對全局正面的良性的這樣一個影響和支持意義很重大。那么也是使老百姓得到實惠,得到好處。
      另外一個結構性減稅,我們應該就是在去年已經明確宣布的,對于小微企業、還有中小企業稅收優惠這方面,把已經定下的原則落實到實施細則上,比如小微企業它的營業稅、增值稅所謂起征點,從最高5000一下提高到了最高的20000,提高了最高的20000,那么在各地怎么樣執行,它有一個認定,因為文件的說法是最高可以到20000。
      主持人:對。
      賈康:你到這個地方轄區里邊怎么落實,要有實施細則,現在聽說很多地方都按照最高這20000來考慮這個實施的方案和細則了,要把好事做實、實事做好,這里面實話實說要防止一些扭曲,各地都要有一個可以真正把這優惠政策落實下來的實施細則方案。
      再有一條結構性減稅應該在鼓勵企業創新活動這方面,把原來一些政策原則兌現,比如企業能夠證明自己研發投入,要能得到所得稅的抵免,這就是一種結構性減稅。
      除此之外還要提到的就是跟我們城鎮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蔬菜已經明確的說,它的生產經營環節的稅收要去除,就等于說整個免稅了。
      蔬菜它的生產經營免除了稅收之后,還要趁勢理清它整個這樣的物流全程的其他的收費,稅費在這方面應該配套著一起來減輕負擔,這樣才能使老百姓得實惠。
      還有一點就是我們在個人所得稅這方面,前面說到的那樣一些考慮,現在應該積極研究下一步的方案,年內能不能動是另外一回事,但是在結構性減稅方面,一定要考慮個人所得稅怎么樣進一步的優化。
      主持人:看來不管是在“兩會”的現場,或者在我們演播室的現場,“減”字都是一個特別關鍵的亮點,張鴻怎么看?
      張鴻:其實我們現在在上海做的營業稅改增值稅的試點,其是就是減稅。
      主持人:對。
      張鴻:為什么呢?因為營業稅原來就是比如生產一個設備,你要收營業稅,然后我用了你這個設備,我這企業用了你這設備,然后我又交一遍營業稅,現在增值稅什么意思,就是我用你這個設備的時候,我可以把這個設備的抵扣出去,不交稅,這樣的話,相對來說,我的稅收整體水平是下降的,這是一個。
      主持人:是。
      張鴻:還有一個就是我們其實通過稅,稅其實是什么,是個杠桿,就是我們談結構調整,就是通過稅來調整,比如說新能源的、環保的,我們就可以降低稅率,然后扶持它的發展。
      還有一個就業的這樣一個扶持,比如說一些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小微企業,我們通過降低它的稅率,現在我們已經正在做,然后他們可能解決就業就相對來說容易一些。
      還有我們整個來講,我們要刺激消費,怎么刺激消費,讓大家有錢,怎么讓大家有錢,讓務工者有錢,也讓企業把稅先給降下來,然后務工者有了錢以后,然后買東西也相對便宜以后,這樣的話,消費就上來了。
      那小微企業減稅,我曾經看到一個報告,就是說,事實上有為數不少的像我們平常家門口那些飯店什么這些,他如果要是就解決兩三個人的就業,然后每年的收入也不多,你對他征稅的這個成本甚至會高于他所交的稅,所以這些就不是說“減”的問題,就干脆這種小的,非常小型的企業,干脆就給他免了就完了。
      主持人:如何進一步來推進稅改,接下來我們一塊來聽一聽,政協委員許善達的觀點。
      許善達(全國政協委員原國家稅務局副局長):一個好的稅制,你要能夠照顧窮人,這是一個稅制的一個基本功能。同時也要留住富人,你不能讓這個富人,因為稅負太高,富人就走了。在整個稅制完善里面,我想它會對整個社會穩定,調節收入差距,它會發揮一部分必要的作用。
      主持人:在今天的節目當中,我們跟兩位評論員關注的就是“減稅”這個文章到底該怎么做,在談論了這么多,貢獻了這么多觀點之后,我們請兩位再來做一個總結,究竟在未來減稅的這文章,在你們的視野當中,它怎么做才能真正地讓百姓、讓企業、讓這個社會得到更多的實惠、得到更多的發展?
      張鴻:我想說的是,我們講了半天減稅,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是清費,我們就在網上隨便一搜,說不合理收費,就會發現各地的年終的總結里邊都會說,說我們去年加大了清費之亂的力度,取消了不合理收費多少多少項,各個省基本上都能取消100多項、200多項,就是一共有多少項。
      主持人:還有多少空間?
      張鴻:我們能不能先把這些費先給它清理,能不能給,就是因為稅是法定的,這樣的話,事實上它在稅的前面就已經減輕了企業的負擔。
      賈康:我感覺在結構性減稅的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面,現在正在凝聚各方面共識,那么我們先一步應該不失時機把這個……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 今日觀察文字稿-兩會特別節目 中等收入,離你有多遠? 2012-03-12
    · 今日觀察文字稿-兩會特別節目 農民增收潛力在哪里? 2012-03-08
    · 今日觀察文字稿-第一發布:央視經濟生活大調查:你幸福嗎? 2012-03-07
    · 今日觀察文字稿-兩會特別節目:GDP調低 大學生就業會否更難? 2012-03-06
    · 今日觀察文字稿-兩會特別節目:“增長”與“增收”總理怎么說? 2012-03-0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1000部羞羞禁止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最近国语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欧美性色一级在线观看
    <button id="kwo0m"><tbody id="kwo0m"></tbody></button>
  • <button id="kwo0m"><input id="kwo0m"></input></button>
    <code id="kwo0m"><acronym id="kwo0m"></acronym></code>
  • <sup id="kwo0m"><tbody id="kwo0m"></tbody></su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毛片**免费看试看20分钟 | 亲密爱人之无限诱惑| 中文在线免费视频| 老熟妇乱子伦牲交视频| 日本一道dvd在线播放| 国产人成视频在线视频|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动态图| 黑人猛男大战俄罗斯白妞| 最近中文字幕mv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午夜精华液| 久久精品免费大片国产大片| 麻豆国产在线不卡一区二区| 日韩人妻潮喷中文在线视频| 国产在线乱子伦一区二区| 久久免费动漫品精老司机|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日本不卡高清中文字幕免费| 国产MD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三级理论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 在线播放亚洲美女视频网站 | 成年人在线免费| 和阿同居的日子hd中字| 久久棈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欧美人成在线观看| 国产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蜜芽| 青青国产在线视频|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免费版视频 | 啊灬啊别停灬用力啊岳| 一区两区三不卡|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在线观看| 性欧美hd调教| 亚洲视频在线精品| 5g影院欧美成人免费| 日韩综合在线视频| 四虎免费大片aⅴ入口| caoporm视频| 男女深夜爽爽无遮无挡我怕|